课堂进阶•2018柳江班

课堂进阶•2018柳江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价格: 2400 凤凰贝
“昙花”虽一现 “芬芳”永留存
L6曾永红 发起了话题2018-01-14
5
回复
455
浏览

                   “昙花”虽一现  “芬芳”永留存

                     ——记课堂进阶柳江班第一次研修活动

                                 L6曾永红

    12月26日刚刚迎接完“义均”国检,连续两个月没得好好休息过了,心里很想放松几天。但是一想到还未谋面的高明同志给我们送来的《昙花》还未得细细品读研磨,心中便不敢懈怠。于是我赶紧召集组员27日下午集中拉堡二小展开了第一次研修。

    《昙花》这篇课文是一篇新教材,大家在网上找不到任何的参考资料。第一次碰头:每一位组员都表露出了心中的困惑:无参考,零预习,我们该怎么办?一时间大家都没有头绪。闲聊一阵感叹:这样考验人,高明兄真是太“高明”了。

    就这样,一节课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心想:如果再这样耗下去,大家今天就白来了。于是我们放下了思想包袱,进入了正题。我首先打开了话匣:“虽然没有任何参考,但《课标》是我们的指挥棒,高明兄给我们定下了‘识字写字’的主题,第一课时,我们该教什么?这应该是我们首先要弄清的问题。”大家有了思考的方向,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既然是识字写字主题,就应该重点教识字写字。”有人马上质疑:“这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篇阅读教材,只教识字写字这不是偏离课标要求了吗?”“那该怎么办?”这时刘良君说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三年级的阅读课文,重点应该放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上。”我接过刘良君的话题:“我同意刘良君的看法,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我们中段的一个很重要的训练点,我们不能丢。至于识字写字要教,但应该有别于一二年级的教法。”就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最终我们得出了结论:第一课时教生字词、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读十三自然段。有了方向,大家紧接着就讨论该“怎么教”,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我们的教学目标。全体组员集思广益,讨论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慢慢的教学流程出来了,有了基本的框架,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了。紧接着“导入的策略”“生字教学策略”“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策略”以及“品读十三自然段的策略”也在逐渐清晰。

    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窗外下起了小雨。我们赶紧把任务进行了分工,我和梁素萍负责整理教案,靖萍负责课件制作,29日下午由刘良君第一次执教。分工明确后,大家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各自做准备去了。凌晨十二点,教案出炉了,凌晨一点,课件也出来了。《昙花》终于有了雏型,我们也可安心睡了。

    29日下午我们再次集中拉堡二小进行了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对学生的学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观课后,我们又进行了评议、调整、修改。之后,所有组员各自在本校试教。人人试教后,大家在群里交流了试教的情况,普遍存在超时问题。于是,1月3日下午我们再次集中基隆开发区小学,由小马和姣源进行了试教,突出的问题还是时间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最终形成了决议,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入和初读环节进行调整,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品读13自然段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最后留足10分钟时间指导书写。剩下的就是大家连夜加班熟悉教案了。

    1月4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上午短暂的开班仪式后我们正式开始了分组研修活动。让人心跳加速的转转盘上场了。十位学员齐上阵,孩子们的目光迥异,疑惑、兴奋、期待写满了孩子们的小脸,我再次被高明兄的“高明”折服。观课前高明兄对我们进行了观课指导,上课结束后又指导我们进行了课后检测,这样的培训模式是我们从未接受过的,真可谓新奇有趣。

    1月5日上午,我们首先聆听了南京市月苑一小副校长林春曹执教的课例《金子》。在《金子》一课中,林校长根据年段目标要求,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巧妙运用文本的词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个人,两件事”走进文本,由词语的学习,巧妙地给学生搭建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平台,让学生课上会说、乐说,真正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林校长还很巧妙的引导让学生从“淘金”一事中的关键词句悟出彼得的“勤劳”,从“种花”一事中的关键词句悟出彼得的“智慧”,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从《金子》一课中淘到“真金子”即“勤劳+智慧=成功”这个人生哲理。同时,林校长还抓住“全部精力”一词引导学生结合画面练习想象说话,突显了无痕地表达训练的教学策略,让我们大开眼界。

    紧接着,林校长给我们进行了主题为《文本整合,言意兼得》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林老师告诉我们:阅读是为什么而出发?教学究竟要向哪里去?还是回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来寻找阅读的目的和教学的方向吧。“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 10 个汉字,可谓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核心——“祖国语言文字”是教学之“矢”,“正确运用”是教学之“的”,有的放矢,才能目标明确,方向正确。那么,我们凭借什么来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呢?叶圣陶老先生的那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当我们的阅读教学,深陷在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的漩涡之中,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忘却了每一篇文本最主要的价值功能——它是一个学习阅读和作文的“例子”。“识得文本真面目,价值就在例子中”,当我们换一个思维,站在例子这个视角,来重新审视文本,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阅读教学风景,他把这道风景叫做“文本整合,言意兼得”。而且在讲座中林老师还通过一系列我们熟知的课例进行一一阐述,让我们豁然开朗。

    可以说,林校长的讲座,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我们的心田,给我们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而课例《金子》更给我们呈现了如何做到“文本整合,言意兼得”。听了李校长的讲座,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的“意”上,更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形式上的秘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了“言意兼得”,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月5日下午,我们向二百多位骨干教师代表呈现了我们分组研修的过程。当主持人宣布十位老师上台,由“转转盘”决定上课老师时,在场的师生仿佛观看综艺节目一样,个个瞪大了眼睛。最终幸运之神落到了李艳红老师身上。李老师淡定地带领着三(8)班的孩子们走进《昙花》一课,学习生字;给孩子们搭台阶,引导孩子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昙花的美。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对比1月4日的分组演练,大家都夸李老师进步很大。呵呵,有了专家的引领就是不一样!

    上课结束,紧接着我们观课的学员进行了紧张的后测。十分钟后,我们分成了上课组和观课组开始了问课和辩课环节。《昙花》第一课时该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效果如何?而学生又学得怎样?围绕这些问题,两组学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可谓唇枪舌战,各抒己见。11位学员就在这激烈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就在这不轻易间把《昙花》一课研得更深更透了。

    最后,导师沈主任针对学员们在此次研修活动中的表现、困惑作了小结和说明,并以《课堂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专题讲座为我们作了具体的指导和引领。

    对《昙花》一课地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昙花”的“芳香”却永远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昙花”的“芳香”也将指引我们迈向语文教学的新高度。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