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1人评价)
“三百千”的启蒙之道

“三百千”的启蒙之道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经典诵读•安徽国培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7月15日为集中讨论日,研修营讲师全天在线,暂定晚7:30-10:00为集中在线讨论时间。欣赏《千字文》第一部分的平江调吟诵。

[展开全文]

《千字文》的结构分析及诵读指导

孙景华

一、结构分析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从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从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二、诵读指导

《千字文》是小学生最喜欢诵读的成文形式。首先四字句,这是汉语最普遍、最通行、最受欢迎的构句形式。其次,对仗工整,音韵谐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最爱读的形式。再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文采斐然,特别是有很多熟语是学生熟知或“接触”过的,因此,易诵易记,这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

《千字文》的诵读指导,可以参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课程纲要及研修计划》“诵读指导”和《三字经》“诵读指导”建议进行。

 学过了

  •  
[展开全文]

很喜欢王振华老师的吟诵调——这才应该是原汁原味的学习传统经典的方法和路径。不过,貌似调子平仄处理稍显急促,有不到位之嫌。(个人感觉,勿喷)

[展开全文]

《千字文》是小学生最喜欢诵读的成文形式。四字句,这是汉语最普遍、最通行、最受欢迎的构句形式。对仗工整,音韵谐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最爱读的形式。条理清晰,首尾连贯,文采斐然,特别是有很多熟语是学生熟知或“接触”过的,因此,易诵易记,这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

 

经典的东西有很多是口耳相传,继而被记录下来的。既然是口耳相传,在声音上、音韵上必有其独特之处,或者说优势。那么,能不能从音韵的角度来入手分析呢?

 

 

[展开全文]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展开全文]

应从两个方面做好对单元文本诵读活动的设计:基础活动目标要突出诵读积累和语言学习及运用;拓展性活动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学习的兴趣,要特别突出活动设计的创造性和新颖性。诵读活动设计提供的活动案例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建议要特别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落实:一是落实识字任务,因年级段而异,保证语文课内未学习的常用字和次常用字的落实。二是通过诵读,强化对文中成语、名言警句的学习和积累,并引导学生重视在学习生活中应用。三是关注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四是与写字、书法教育结合,搜集《千字文》书法范本,把诵读与书写结合起来训练。五是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明义理”,适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另外,活动设计还要特别注意针对性和趣味性。不同年段学生的诵读活动,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差异考虑其区分度,不同学生的爱好特长,要予以普遍关注,力求活动形式多样、活泼、新鲜,如组织学生做书签、讲故事、写警句、玩游戏、编小报、演话剧、歌舞表演、画儿童画、书法作品展评等。

本部分占成绩50%。提交的教学案例包括活动设计、活动实施过程的教学叙事、反思、总结等。建议将实践过程在个人研修贴中及时记录发布,优选有创意的案例整理提交,活动图片和音视频等资料可以一并打包。该案例将与研修营学员分享,并择优推荐媒体发表。

[展开全文]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从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从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展开全文]

三个要求:

1.《千字文》诵读指导。

 

2.《千字文》文本研读。

3.《千字文》诵读活动设计。

    争取     顺利      完成。

[展开全文]

悌ti四声,豕shi三声,匏pao二声,读dou四声,谟mo二声,榖gu三声,祚zuo,四声,槖tuo三声,曷he二声,籯ying二声,

[展开全文]

《三字经》文本分析统计表

文本评价

第一小组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初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内容和思想可作为教学资源加以阐发与拓展,请在句后评价栏标注☆。

你认为哪些内容和思想需要舍弃或淡化、变通?请在句后评价栏标注△。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

第二小组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第三小组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本部分是读“史”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的部分,可以让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学生了解其中的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各朝历史。历代的盛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衰和历史教训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可变通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

辽与金  帝号纷  迨灭辽  宋犹存△

至元兴  金绪歇  有宋世  一同灭△

并中国  兼戎狄  九十年  国祚废△

明太祖  久亲师  传建文  方四祀△

迁北京  永乐嗣  迨崇祯  煤山逝△

清太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至宣统  乃大同  十二世  清祚终△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第四小组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惟一经  △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

[展开全文]

宁的读音,与新华字典不同,怎么处理。

[展开全文]

汉族隗姓大多音wěi(同“伟”);另有近代满族改隗姓者,民国初年满族萨察氏改为汉姓隗氏,“萨察”在满语中为“盔”的意思,故用谐音改汉姓为隗,满族隗姓音kuí(同“葵”)。

盖,作为姓氏,读(Gě,Gài 盖)两个音都有。其起源不同,含义也不同。源于姜姓,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ě;源于蒙古族或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读音作gài。

[展开全文]

这个“宁”到底怎么读?以前都读第四声的。现在字典又说是第二声。

[展开全文]

貌似没有“任”姓哎。

 

哎,看错了一个。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研修营导师组

课程特色

文档(12)
下载资料(9)
视频(7)
作业(3)
练习(1)
图文(4)

学员动态

还没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