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探寻古诗词的隽永意韵(安徽国培班)

探寻古诗词的隽永意韵——课标古诗词研读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经典诵读•安徽国培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二组诗歌:

1.静夜思

2.赠汪伦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望天门山

5.别董大

6.江畔独步寻花

7.枫桥夜泊

 

[展开全文]

第一组:《回乡偶书》、《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王翰)、《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二组:《静夜思》、《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别董大》、《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

第三组:《游子吟》、《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农》(一)、《悯农》(二)、《蜂》、《泊船瓜洲》;

第四组:《夏日绝句》、《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墨梅》、《石灰吟》、《竹石》、《己亥杂诗》。

[展开全文]

感觉资料太少,可借鉴学习的部分太少,想建座理想中的楼阁,无奈手中的材料太少。

[展开全文]
所谓意象叠加,就是将一个意象叠加在另一个意象之上。它实质上是一种隐喻,由于喻体与本体之间省去了联系词,故而两个具体意象就叠加在一起了。必须摆脱常规的思维进行跳跃式联想、想象,才能找到意象间的微妙联系。 通俗地讲,意象叠加,也就是没有喻词的比喻句。
[展开全文]

窃以为,诗词诵读是不是还能展现各种各样的诵读形式。比如古人诵读形式,唱读,现代的经典诵读形式,也能让我们多反面多层次了解。

[展开全文]

第一组:

《长歌行》、《登鹳雀楼》、《池上》、《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

第二组:

《清明》、《江上渔者》、《元日》、《四时田园杂兴》、《塞下曲》(其一)

第三组:

《乡村四月》、《所见》、《村居》、《鹿寨》、《古朗月行》

第四组:

《早发白帝城》、《游园不值》、《题西林壁》、《观书有感》、《》

[展开全文]

对于母题与意蕴,作为一种理论的修养,要有所了解。来自于西方,和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是可以联系起来的,作为一种解读的思路。

母题如同留待发酵的一块老面。

  1. 采桑女母题历史演变。《七月》、《秋胡戏妻》、《陌上桑》。劳动人民的代表,具有最崇高的品质,外表漂亮,又机智、勇敢。--文化现象的解读:人们心目中最美的人物形象。一种朴素的价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2. “在水一方”母题的中外联系。以情境为母题。主要不是些恋爱,是写寻找或者追寻。是企慕情境。它可以包括恋爱,也可以容纳整个人生。(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迢迢牵女星》、《无题》、《箜篌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神曲》、《老人与海》站在精神高度指导学生。

独感与共感。读文学作品时,既要分析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他的真实价值,也要看到他所代表民族、国家、人民、人类的一种朴实价值。

  1. 杜甫诗歌的诗史价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展开全文]

一、意象和意境

词语与意象

词语——指称意义

意象——表现意义

桃花例,《诗经》中《君子于役》日夕——当归

白话诗: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与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来说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

集体无意识

            ——心理遗传基因

[展开全文]

在诗词中,“意象”是指实在的,可以感知的,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则是作品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诱发和拓展出的审美想象空间,使人触景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简言之,意境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展开全文]

第一组:

《江南》、《敕勒歌》、《咏鹅》、《风》、《咏柳》、《春晓》、《望庐山瀑布》。

第二组:

《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渔歌子》、《望洞庭》、《江雪》、《山行》、《书湖阴先生壁》

第三组:

《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二)、《三衢道中》、《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滁州西涧》、

第四组:

《绝句》《春夜喜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浪淘沙》(“曲”第一声)、《春日》。

[展开全文]

1、文本研读。

2、诵读指导。

3、诵读活动设计。

 

[展开全文]

语文教师要提高文学素养,不仅是作家、作品、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转变文学观念,拓宽文学视野,有多种解读的思路。

意向是表现意义。赤、夜、田园、春雨、新绿、落叶、鹧鸪、桃花--美女的笑、容貌、讽喻色彩,既延续又创新。

《君子与役》:日之夕,开辟了唐代闺怨诗无上法门,日夕--当归。很重要的现象,弥散在很多古典诗文中。日暮还可以从亲人扩展到对友人的思念。

《天净沙》。9种景物。独语句。“夕阳西下”指向人类心灵深处,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意识深处。意境统一在夕阳之下。古老的文化心理中国人代代相传。

意识、心理(原形意象)串联起来,是一道生命之流,情感之流,是微型的文学史。是解读中国文学作品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展开全文]

大雁寄托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梅花表现出君子的敢为人先,不畏权贵;

兰花表现出隐士的淡泊名利、不慕容华;

菊花表现出志士的不畏权贵、不求闻达;

翠竹象征了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性;

松树象征了坚贞不屈、正直高尚的人格;

杨柳象征了眷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深情……

[展开全文]

作业内容

 一、以某一意象为主线设计一个组诗单元

 二、为单元组诗作一篇意象解读

 三、为单元组诗作教学设计(选做)

 

[展开全文]

   在诗词中,“意象”是指实在的,可以感知的,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境”则是作品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诱发和拓展出的审美想象空间,使人触景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简言之,意境就是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我们在欣赏诗词时,要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中,这样,才能得到审美享受,才能领悟诗人的情感。

[展开全文]

专题讲座: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方式

张敬义

 

    一、什么是诵读

    黎锦熙先生曾指出:“诵读不讲,欣赏和写作都受影响。”

    诵读与朗读、背诵关系十分密切。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成响亮的口头语言。是一种眼、耳、口、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的发声阅读。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是读书、念文章。它能训练语音,再现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语感。

    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熟读而成。它是语文学习中“记忆力体操”,长期适度训练,可以开发、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诵读,是指在初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它有如下特点: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好多遍,即所谓“熟读成诵”。诵读不仅强调读,而且强调积累,熟读成诵。其次,是要“精思”。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 “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三是更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要知道,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通过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达到效果。

    诵读是不是等同于朗诵呢?二者不是一码事。朗诵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可以配合表情、手势。诵读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诗词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叶秀山先生曾指出:“‘诗’这种形式既是概念的,又是音乐的;既有文学性,又有音乐性。在‘诗’中思想与情感、概念与音乐、逻辑的结构与艺术的结构是不能分割的。”诵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可以帮助记忆、培养美感、陶冶性情、扩充知识、激发自觉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对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诵读的方法

    本来,古诗词的格律诗有严格要求的,由于古诗词声、韵、调的历史变迁,加之朗读不是字音的复原,我们主张不必拘泥于诗词格律的严格要求,而应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某些限制。

    1.全身松弛,用声自如。清孙枝蔚《无酒》:“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全身松弛,并不是松懈,做到能松能紧,需要松时即松,需要紧时即紧,而不是自始至终地全紧,或自始至终地全松。用声自如,选取自己最佳音域、最佳音量,不要用那种勉强的声音,做作的声音,特别不要追求高音大嗓,保持“本色”,不虚声虚气。全身松弛,用声自如目的是使在朗读过程中保持一种最佳的诵读状态,以自身最大的优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

    2.减少拖腔,增强韵味。怎样才能减少拖腔,增强韵味?找准语节是关键。我们这里说的语节,含有音步、节拍的意思。不同的格律,有不同的语节安排。我们试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中的绝句为例,看看在诵读中怎样把握它们的节奏。

    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有人主张五言诗为三个语节,作为吟诵是可以的,作为诵读,第五个音节独立支持一个语节,容易给人以隔断感,特别是“闻啼鸟”“知多少”这类句子,把“啼鸟”“多少”隔断,诗意不清,诗味也显得不足。五言诗最好划分为两个语节。

    再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对于七言诗,有人主张划分为四个语节,为了减少拖腔,增强韵味,不割断意群,我们认为划分三个语节比较好,理由与五言诗划分两个语节是一样的。

    3.关注韵脚,用心表达。没有韵脚,难称格律诗。双句末一音节一般都是韵脚,第一句押韵也比较普遍。绝句和律诗等一般是一韵到底,古诗、乐府、歌行,有不少换韵的,这也允许。此、曲就一个词牌或曲牌看,大多数也是一韵到底的。

    在诵读时,出于音韵的需要,必须给韵脚以呼应,不可含混带过,在韵脚不是重音的诗句中也要适当地比其它音节读得响亮些。

    韵脚的呼应,不但有语气的色彩问题,也有基调的烘托问题,更有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感问题,既不必逢韵就扬、就重,也不应轻视韵脚的作用,不讲究韵脚的表达。

    语言发展到今天,朗读格律诗的韵脚,以普通话的“十三辙”为准:即发花、梭波、乜邪(miéxié)、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

    4.了解平仄,感受韵律。什么样的诗,要求什么样的格律,这里面就包含平仄在内。平,指阴平、阳平两个声调。仄,指上声、去声两个声调。过去所谓“平、上、去、入”,到普通话里,由于入声已分别演变到其它三个声调中,入声已不复存在。在诵读时,我们不必追溯入声,沿用古韵。

    五言诗的平仄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平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平仄如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平平平仄仄平平)

万里长征人未还。(仄仄平平平仄平)

但使龙城飞将在,(仄仄平平平仄仄)

不教胡马度阴山。(平仄平仄仄平平)

    古诗词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对此,朗读者应有所了解,以利于把握语言中的韵律。诵读诗词,在字数、语节、韵脚一定的情况下,平仄相对应,语势就会变得错落有致,节奏的抑扬回环更加鲜明,这就使人感到音韵铿锵,更加动听。

    为了更好地诵读好古诗词,诵读时“情”要取其高,“声”要取其中,“气”要取深。“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情是主导,是由思想感情状态的运动,指导着气息的运动,并且组织发声器官的协同动作,这样才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以达到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的境地。

    请学员老师尝试诵读于谦《石灰吟》。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出:艰难痛苦)

烈火焚烧若等闲。(若:凛然大义)

粉身碎骨浑不怕,(浑:牺牲精神)

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十分欣慰)

 

[展开全文]

听了录音,感觉除了固定的节奏外,揉入情感后,节奏可以变换,或活泼、或深沉。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由此可见,濉溪县实验小学去年自己编辑的分年级六册《享受母语--经典诵读》。每册80篇必背必读篇目,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怎么感觉“沙暖睡鸳鸯”鸯应该读轻声,不该读一声

[展开全文]

诵读和朗读确实不是一回事,诵是一个领悟内化的过程,朗读注重外显

[展开全文]

写景状物类诗作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画境美。诗人对景物中蕴蓄的美有独特的敏感。在游览中,随着时转步移,眼前的景物不断变化,诗人描摹水光山色,铺叙景物,每一首诗仿佛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第二,意境美。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意境的美感实质上是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包含了对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写景抒情,目为景触,心为景动,神为景悦,景物与诗人情怀交融,因此在作品中,必然融入作者的情绪。第三,表达美。比如,抒情方法: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等。风格:不同的诗人形成不同的风格:陶渊明淡远闲静,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苏轼旷达豪迈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