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传统语文教育的借鉴与反思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研究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经典诵读•凤凰一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大阅读才是真正的语文

语文要更加语文化,语文要轻装上阵,不再负重前行。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如果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真的能够“文从句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也就足够了。

这是李希贵老师给语文老师带来的丰满的理想,当下的现实却很骨感——我校各年级老师围绕中考十篇名著,自己埋头研读,认真编写题目和答案,印发给学生考。学生这头呢?每天要书面概括故事梗概,画出重点情节,认真背诵。

每天办公室都有认真伏案批改名著默写的语文老师,不时皱紧眉头,咬牙切齿地说:“这帮孩子,根本就没有看书哎!”

还有两位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师每天带着名著回家,认真梳理情节,钻研考点。有时候自己也是前面看了后面忘。有胆小的女教师看到《水浒》,就纳闷自己看得都很瘆人的情节,胆小的女孩该有怎样的阅读感受?!

我自己最近也在和学生一起读名著。因为中考在即,我以前在乡村中学,名著阅读基本是靠网上下载习题背答案。我现在是老老实实和学生一起读名著,可是我真心不喜欢这样功利的读书。

今晚读到朋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高考语文148分,她说:语文从来就是一个只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文章有这样一段话:

读书应当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与填鸭般在假日里一天读十本书相比,培养细水长流的读书习惯无疑更为重要。读书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在于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我从在小学学会选择正确的书开始,阅读的动作在十年里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我读名著、读国学经典、读诗歌、读历史、读哲学文学的理论、读时事。

我想这样的大阅读才是语文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展开全文]

细看《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自己在现实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不少困惑都会迎刃而解。这本书每位语文老师都该读一读。我以后会继续学习这本书。

[展开全文]

儿童读诗的定位是什么?

对传统文化的涉是否形式了解就可以,过之难,浅之无效

[展开全文]

文uke道不可偏废,u词意并重,不可全部墨守成规,却也不至于如今的连读都不甚准确,老师层面的知识都不够系统。

熟读——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精思----感悟课文k

博览——拓展延伸

 

 

[展开全文]

经过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学生认识了两三千字,知道了一些名物、掌故,应该说,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然而.从三字头、四字头的整齐韵语到内容复杂、词句错综的文章,这中间仍旧需要一个过渡。前人让散文故事担负了这个过渡的任务。 散文故事已经用散体,不再用韵语,不过内容都很简单,一则只讲一个小故事(有的并且是读蒙求书的时候学过的),篇幅很短,最短的只有三四句话,二三十个字。可以说,这是一般记叙文章的一种雏形。 散文故事书的起源也很早,下边举两种有代表性的为例。 1.名物掌故──《书言故事》等 这是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中最早出现的一类,以介绍常用的典故、成语中所包含的故事出处为主。揆其用意,最初可能是为的给蒙求书作注解,以便查考,同时借此使儿童初步接触一点文言散文。 (1)《书言故事》。宋胡继宗编,倪灿《宋史•艺文志补》著录,现存明刊本和清初刊本。按天文、时令、地理等分类,先举出典故或成语,有的直接指出出处,征引原文,有的叙述几句,不引原文,也有的先加解释,后引原文。引原文的,有时稍加修改、删节,并加注释,使之比较易懂。 (2)《白眉故事》。大致与《书言故事》的性质相同,不过包罗更广,分类更细,几乎成了一种成语典故辞书,可备查考,不能作为初学读物了。 2.人物故事──《日记故事》等这一类以介绍历史人物故事为主,是专为作为儿童读物编写的。大致起于元代。 (1)《日记故事》 (2)《蒙养图说》《日记故事续集》和《二十四孝图说》。这是几种专讲封建伦常故事的书。《蒙养图说》,明陶赞廷编,用白话解说故事,每个故事有一幅图,这种编法是一个进步。《日记故事续集》,清人编,署名寄云斋学人。②《二十四孝图说》,清慎独山房刊本,不题编者,插图技术很工细,而内容只是“二十四孝”。 (3)《童蒙观鉴》。清丁有美编,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刊本。全书分“志学”“孝友”“高洁”“智识”“才力”“颖敏”六类,总共649个故事,多数取之于史传,也有不少取之于小说等文学作品,有的经过改写,字数一般比《日记故事》略多,但也在百字左右,超过150字的很少。有注释。庞杂,是它的缺点,但是总的说来,内容确比《日记故事》丰富。下边举几则作例。 上述各类故事书中,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是《日记故事》。唐彪说:日记故事,俱载前人嘉言懿行,以其雅俗共赏,易于通晓,讲解透彻,不独渐知文义,且足启其效法之心。 ④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教学散文故事的意义和效果。《日记故事》和《书言故事》,不论哪种版本,大都有插图,有的并且相当精美,很有助于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内容。用故事书教育儿童,在西洋各国很盛行,我国从清末以来也广泛运用。因此,阅读散文故事这一项,并不能算是传统语文教育中特有的经验。但是我国插图故事书的起源那么早,走在世界各国之前,前人的成绩还是十分值得称道的。此外,把古代的许多故事加以选择,整理,改编,汲取那些优秀的部分来充实我们今天的儿童读物,这也是一项不应忽视的工作。

[展开全文]

    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是以教材为线索编排的,主要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中不同阶段的不同教材进行分阶段介绍和评价,呈现了传统语文教材发展的基本面貌。

    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属于启蒙阶段。先生总结出了传统识字教育中的三项重要经验,即集中识字,认字与讲、写字分开,使用整齐的韵语进行初期的识字教学。关于集中识字,古人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集中识字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三、百、千”。也谈到了传统语文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要念比例很大的一部分根本不懂得(塾师也干脆不讲)的字,要硬认,死记,茫茫然地背诵。虽然靠着整齐押韵的便宜,背起来不算太难,但是不免枯燥,毫无兴趣。此外,还讲到早期的写字训练,从描红到脱格,是练写字的基本功。

    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是以启蒙教育为基础的进一步的识字教育阶段。先生将思想教育的与知识教育的合在一起,按其主要内容分作几小类,谈了各小类的主要蒙书。首先,是儿童守则──从《弟子职》到《弟子规》;接下来,是妇女守则──从《女诫》到《女儿经》;然后是格言谚语──从《太公家教》到《小儿语》,到《昔时贤文》;还有轶闻掌故类的《兔园册》,李翰《蒙求》和王令《十七史蒙求》,《纯正蒙求》等以及《幼学须知》和《龙文鞭影》。此外,还列举了历史知识、各科知识相关的一些课本。这时,也进入了书法训练的阶段。最常被临摹的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四大书家。

    语言在发展,语言的运用也在发展,在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的时代,汉字有许多问题要处理,处理过程中传统经验有哪些可以提供借鉴以至有所帮助的东西呢?今天和今后究竟该如何运用传统经验?

[展开全文]

带着为什么要学习《传统语文教材论》的疑问,打开了张志公先生的这本书。用了大概一周多一些的时间阅读导论、原版导论、导言、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几部分内容,困惑得到了解决,主要有下面几点收获:

一、传统语文教材能够流传下来,必然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研究传统语文教材,主要目的是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吸收其精华, 借鉴其可取之处。

二、张先生潜心研究,广泛搜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三、对于从先秦两汉一直到清末民初的蒙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流传下的识字教材,基本具有一些共性:

1.内容通俗易懂,语言上以三言、四言为主,运用韵语和对偶,朗朗上口,便于朗读和背诵。

2.以认识常用基本字为目的,内容涵盖广,天地万物,生活常识,学习之道,为后期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3.思想上为封建统治服务,有一些礼教上的束缚。

四、我们要正确处理昨天和今天,思考如何把今天和今后如何运用传统经验的问题,如何用,怎么用?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展开全文]

自从参加经典诵读班以来,从没有迟交过作业,这次,例外了。

自己也分析了一下,除了最近的确有些事情耽误了外,更多的原因可能是看书的时间更多了。跟着沈站的导读走,发现不自觉地就拿起了笔,将书中的要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圈圈画画了一番,很有一种重新走进课堂的感觉。往往看看、想想、查查资料,一个小时过去了。虽然迟交了,但自己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在看书的过程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作业只是一种外在的显现罢了。

一直对这些传统的文字很感兴趣,犹记得当初自考时双古都接近90分,但从来没有对传统的教材有过研究。跟着张志公先生走进传统教材,发现此中有丘壑。

对蒙学教材发展历程的梳理,使自己开了眼界,以前的我,简单地认为古人学习的教材就那么一些,现在突然感觉自己多么的浅陋。传统的语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步骤和方法: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

原来,识字教材分为两种:集中识字教材、另一路识字教材。张老的概括与分析很到位,做研究的严谨态度让人敬佩。现在的语文教学,需要一些文言的东西作为人生阅读的支撑,以古文镜,学习精华、弃其糟粕,在小学阶段用经典为学生的人生镀色。

 

 

[展开全文]

集中识字的主要教材是所谓的“三、百、千”,还有它们的前辈《急就篇》。

1.《急就篇》

    西汉史游编撰 ,成书时间约在纪元前40年。共2016字。大致是把当时常用的单字编集起来,使之成为三言、四言、七言的韵语,以便记诵,尽可能避免重复。同时尽可能使每句都成话,能表达一个意思。

2.《千字文》

    以“天地玄黄”开头的《千字文》是南北朝梁周兴嗣编的。

    不仅作为课本,它的语句当时在社会上也很流行。

    只用1000个字,基本上保持不重复,组织成内容丰富、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句子的安排又大致前后连贯,相当有条理的。

3.《三字经》

    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打头的《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编的。共1140字。

    用简短而整齐的韵语,便于记诵。句式上也灵活丰富,既有训练儿童语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书的句子显得有变化,不枯燥。

4.《百家姓》

    以“赵、钱、孙、李”打头的《百家姓》,出于宋,尊国姓也。共472字。

    它是全然没有意义的四百多个字的堆积。

    除了《急就篇》以及“三、百、千”,基本上为官府所承认,编法也比较雅驯的集中识字教材。还有一路主要流行在民间,宋代以下称为“杂字”。

     杂字书的编法大致有四种。

1.分类词汇

     以词为主,并不连属成文,也不编成韵语。

2.分类韵语

     不成文,都编成四言或六言的韵语,便于记诵。

3.分类杂言

    分类,每类里尽可能连属成文,但是二言 、三言、四言、六言交错使用,也不能全部押韵。

4.杂字韵文

    针对特定地区特定对象来编的,连属成文,不分类,都用四言、五言或六言韵语。

     在清末兴办新学开始把字分为三类,依次分课教学。每一课先列单字,次讲意义,又次拼句。从此,集中识字和使用韵语的办法都相继废弃。

[展开全文]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读书笔记

三九寒天,能坐下来读专业书不易。我想问自己:学语文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细细想来,我从教语文已有十八个年头。其中初中语文十六年,小学语文(中年级)两年,今年站在初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讲台上,我非常想寻根溯源,看看语文教育前辈的智慧,看看语文教育的根在哪里。

从教语文,听到很多语文老师的抱怨:越来越觉得孩子不喜欢语文,不喜欢阅读,不喜欢写作。他们的错字很多,有很多同学连常见字都容易写错。记得有一位同学的月考作文写自己的舅舅在十岁生日时送了自己一辆自行车。全文把舅舅写成了鼻鼻,让阅读文章的老师哭笑不得,也成了语文老师教育学生少些错字的经典案例。

我本人就是很喜欢写错字的。我的小学一年级老师是一位初中刚毕业的代课老师,长得非常漂亮,让我对语文很着迷。但是有很多基本的笔画顺序可能都没有教授。这两年借用小学,听了很多低年级的识字、写字课,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语文知识。

十六岁上师范学校,做推普委员第一天晚上给同学们上普通话推广课,让同学们非常惊讶——老练,口才好,普通话说得呱呱叫!黑板一板书,同学们就提很多意见:笔顺不对,错字多。例如复习的复,我一直把其中的“日”写成“目”。我一直都不知道我写的是错字,可想而知,我的错字是多么多!那时候很脆弱,同学们已提意见,就特别自卑,特别难过,对自己特别失望。现在想来,这是小时候基本功不扎实惹来的烦恼。

今天读张志公先生的蒙学书目,觉得我们古人的智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穿上厚厚的外套,捂上热水袋,伴着深夜的细细雨声,轻翻书页。让自己和张先生对话,让自己成长!

  

[展开全文]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1. 熟字带生字法

    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对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减笔画、添笔画等方式变换成生字。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2. 同偏旁部首识字法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象形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4. 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5. 会意识字法

    会意字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如:教学“从”字,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人跟着一人走,形象的表演启发学生理解了“跟从”,接着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从”的字形和字义。

    根据这一特点来学习生字,事半功倍。

    6. 归类识字法

    根据字的组成规律或生活中的类别进行分类识字。如:教材中的第四册归类识字(二),教学内容是一些动物的名字,分别有鸟类、兽类、昆虫类等,我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些动物出示在画面上,并让它们动起来,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很想知道这些动物的名字是怎样写的,从而使学生集中了精神。又如识字(三),是教一些蔬菜的名字,上课前,我都准备好了这些蔬菜,上课时,每教一种蔬菜,我都出示实物让学生看,学生熟悉的,就先让他们说出名称,再出示生字;学生不熟悉的,可先出示生字,再出示实物。有实物看,提起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识记。实践证明,直观演示法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全文]

 初读笔记:

 

    张志公张志公(1918-1997),河北南皮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张志公文集》、《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漫谈语文教学》等。1918年生于北京,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一年后转读外语系,攻读英语、法语和外国文学。                                  

   

     在本书的导论中说“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第一书”。为什么说它是“第一书”呢?这是一本相对系统地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专著。志公先生研究语文教育,是从探索蒙学的发展情况入手的。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人必读的一本书。

    了解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古为今用,走民族化语文教育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和教材?

   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还不够理想,有做得比较好的或者很好的,但比例不大,也有相当差的。

   为什么要从研究历代的语文教材入手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材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它反映产生它的社会背景,包括文化传统、风土习俗等,反映当时社会主导的思想意识,以及教育观点、教育政策。”大意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虽在一些文献典籍中有记载,但毕竟只停留于文献层面,至于真实的效果则无从考量。但留传下来的教材中却包含着这些语文教育中所涉及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及具体的方法教育。所以,对教材的梳理和研究尤为重要。

    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每个字表示一个带声调的音节,有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的形体有很大的特点。古人说汉字有六种造字法,实际上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所谓形声字逐渐成为汉字的主体。所谓形声就是说,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形旁,表义,一部分是声旁表音。所谓形旁并不象形,它表示的不是这个字的确切含义,而是提示一个一年范围,引起人们的联想一只想象。”

    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解更要全面一点

二、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

(一)集中识字教材

1《急就篇》及其他

2《千字文》流源

3《三字经》流源

4《百家姓》流源

5“三、百、千”

(二)另一路识字教材

(三)写字训练

(四)经验和问题

1、三项重要经验

(1)集中识字

(2)当分者分——认和讲,认和写

(3)使用整齐的韵语

2、问题和教训

(1)集中识字还不是最理想的办法

(2)要面向儿童

3、回顾清末的改革

三、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

(一)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

(二)轶闻掌故

(三)历史知识

(四)各科常识

(五)书法训练

(六)经验和问题

[展开全文]

j502  沙场点兵  传统语文作业1

 

【初读笔记】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经典比蒙学更重要,而且,有一些家庭指导儿童学习,一开始就不学这些蒙学课本,而是直接阅读、背诵经典。

    文革以后,志公先生开始再研究,归纳出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体系、三大经验和三大问题、四大积弊。

传统语文的三大经验是:一、语文教育从汉语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二、着眼于语文的工具性,采取让学生多读多写、在训练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和方法,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三、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己能够不断地增长读书、作文的能力。

传统语文教育四大积弊:一、完全脱离语文实际,语文教学全部以书面训练为内容,根本不顾口语实践。二、完全脱离应用实际,交给学生读的古代圣贤的经典和历代名家名著,要求学生写的是模仿前人,甚至是完全程式化的毫无实际用处的八股文。三、严重忽视语文知识教育,对于当时十分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等,教学中基本不涉及,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四、严重忽视文学教育,教学中基本是经书、史书,多是供学生背诵模仿之用,文学作品难以登上所谓的“大雅之堂”。

张志公先生的这本论著我需要细读,阅读的重心是看他宏观方面的论述,看他是怎么样思考的。加油!

[展开全文]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初读笔记1

徐州市太山小学 晁玉平

初读《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看到该书的导论标题“以史为鉴,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之路”。没错,民族的和科学的从来就不是对立的,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才能正确认识传统语文教育问题,才能正确面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问题。

面对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继承发扬其精华,摒弃其糟粕。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面对具体问题,我们往往会产生困惑。比如近年来大家讨论颇为热烈的问题:当下孩子该不该读《弟子规》。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呢?通过阅读《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我从张志公先生哪儿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解除困惑,我们要学习张志公先生做学问的科学态度。张志公先生治学,真正应了“中不偏,庸不易”这句话。面对历史、面对现实,张志公先生没有个人成见,不盲从、不跟风,深入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蒙学教材,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的与科学从来就不是对立的,我们只有把二者科学地统一起来,才能正确认识传统识字教育问题,才能正确面对我国语文教改问题。

其次,要解除困惑,我们就要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国学经典”。南怀瑾、李泽厚、陈鼓应等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文化遗产有正确的评价和独到的理解,都基于他们深厚的学识。目前,很多人对《三百千》等蒙学读物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有些人甚至全盘否定儒家文化,要打到孔家店,还有些人则盲从国学热,“神”化国学。以上这些现象产生原因若干,其中之一是这些人喜欢”攻乎异端”,不能辩证地看问题,另外的原因就是才识学浅,没有深入研究。

 

 

 

 

[展开全文]
  •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和教材

语文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因素,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的重视传统,正确的对待传统。“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客观冷静地、科学地认真认真研究传统,十分必要。首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只有对自己的家底有了数,才谈得上参考借鉴别人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为我所用,不至于从外引进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

(二)为什么要从研究历代的语文教材入手

研究历史上的语文教育,求之于教材往往比求之于史传记载的章程、条例更可靠可信一些。教材是实际使用的,而其余则往往是作出来的文章,说得头头是道,但与实际不见得相符。

古今中外,语文教材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可以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的综合性教育读物。语文教材充分体现本国母语的特点,使得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以及语文教育便于为儿童、少年所接受。语文教材又受母语特点的制约,如果使用教材得法,语文教材又会起到规范语言,纯化语言,促进语言发展的作用。

(三)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

社会背景、语言文字是对语文教育和教材起制约作用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整个封建社会及其延续期间,起主导作用的始终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原始的儒学,后起的理学、道学,外加上佛学,这几种思想在传统语文教材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语言成分由小向大组合的时候,没有繁难的形态变化的制约,只要意义上合得拢,符合习惯,就能组合,非常灵便自如。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每个字表示一个带声调的音节,有一定的形体,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的形体有很大的特点。“形声字”逐渐成为汉字的主体。

所谓“形”,表示的不是这个字的确切涵义,而是提示一个意念范围,引起人们联想以至想象。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一个很有用的“符号”。

词在语言里已经很活跃了,再有这么一种文字,在书面上,如虎添翼,达到了千变万化,用法无穷的地步。所以,汉语:

  • 容易造成整齐的句子;
  • 容易构成对偶;
  • 容易押韵。

(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解要更全面一点

 

二、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

(一)集中识字教材

1.《急就篇》

西汉史游编撰,2144字,单字编集,成为三言、四言、七言的韵语,以便记诵,尽可能避免重复字,同时尽可能使每句都成话,能表达一点意思,借此在识字教育的过程中多少教给儿童一些常识。

同时的识字课本,《仓颉篇》,扬雄《训纂篇》。

2.《千字文》

南北朝 梁 周兴嗣

特点:

用有限的字,组织成通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义的句子,句子安排大致前后连贯有条理。“天”——“地”——自然名物——上古之世——历史名物——帝都朝廷典章人物之盛……

通顺可读,整齐押韵,便于朗读背诵。选用的是常用字,句子也是普通的解构,用典不多,内容不算艰深。

改编千字文(《续千文》等)

3.《三字经》

宋 王应麟

内容:

教和学的重要性——封建伦常——基本名物——基本知识——讲述历史——历史上奋发勤学的人物故事。

特点:

全用三言,语言通俗,句法灵活。

4.《百家姓》

5.“三、百、千”

三本书配合起来,成了一整套启蒙的识字教材,即“系列教材”。合作原因:

①《千字文》字数少,没有复字。三种合起来,总字数是2720,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一部分字重复出现,也有利于巩固。

②三本书各有特点,每本字数最多不过一千二百多,少的只有四百多,学完一本又换一本,有新奇可喜之趣,而无冗长枯燥之感。

③《三》和《百》,在同类蒙书中是最通俗浅易,容易接近的。

④儿童容易理解姓,无需去追究字义和句义。

⑤三种书合起来,既比较地合于“日用”,也能使儿童增长些“见闻”,还能教给“义理”。识字的目的突出,没有被不适当的内容考虑所掩盖,又没有完全忽视儿童求知的要求和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需要。

前人充分运用“三、百、千”的有利条件,对我们有所启发。

(二)另一路识字教材——“杂字”书

1.《开蒙要训》

四字韵语,1400多字。与《千字文》意义,以识字为目的,尽量避免复字,用四言韵语,以便记诵;字数比《千》多,涉及面较广;封建伦常较《千》少,较通俗,收用日用的俗字俗语,注重实用;不如《千》雅驯。

2.杂字——《新编对相四言》及其他

《四言杂字》,《新编对相四言》等。编法:

①分类词汇,如《碎金》。分类编排,以词为主,并不连属成文,也不编成韵语。属于通俗的分类词汇性质,不能作识字课本用。

②分类韵语。分类编排,虽不连属成文,但都编成四言或六言的韵语,以便记诵。

③分类杂言。分类编排,每类尽可能连属成文,二言三言四言六言交错运用,不全部押韵。

④杂字韵文。有针对性,连属成文,都用四言、五言、六言的韵语。

3.杂字书的特点:通俗;结合特定对象的生活实际,注重日常应用;带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乡土风味。整齐韵语。

(三)写字训练

识字写字分开。识字“三、百、千”,写字:上大人,孔乙己……

步骤:

先写中楷,再写小楷和大楷;先写楷书;先描红,次影写,即“仿影”;在米字格或圆格中临写,注意从哪里起笔,到哪里住笔,练习字的间架结构;出去米和圆,只留方格;去掉方格,在白纸上写。

(四)经验和问题

经验:

  • 集中识字

2.当分者分——认和讲,认和写。既要快一点,及时认识足够数量的字,能够初步有点阅读能力,就得以认为主,在讲、用、写方面的要求就得放慢一点,不能齐头并进。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一旦汇合,却大大快起来。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一切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认、讲、用、写可并不是一回事。

3.分也不能绝对化。不写难写的字,但可以先学学横,直,撇,捺等基本笔画,练好了基本笔画,对于加快认字、写字的速度有好处。古人教孩子们写“上大人孔乙己”等,这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做准备。

我们有责任客观而仔细地把前人的做法解剖解剖,把隐藏于其中的实质性的道理剖析出来,看看究竟有没有什么值得参考借鉴的东西包孕在内。

4.使用整齐韵语。朗朗上口,便于朗读,易于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些语言美、声音美的感染熏陶。

问题:

  • 集中识字还不是最理想的办法。
  • 要面向儿童。
  • 补充:杂字书的功劳。

回顾清末的改革

评价:当取者取,当弃者弃。

彻底抛弃传统语文教育的办法,有一条理论依据,即对儿童进行语文教育,要符合儿童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该原则虽然正确,然而只是问题的一面。对于方块汉字这种特殊的语言工具,必须找出“谐于唇吻”、便于记忆的办法。只注意到语文教育的一般原则,忽视了汉字的独特情况,对千百年来行之有效的方式,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儿童课本既浅得毫无趣味,又干枯得不能朗朗诵读。对于传统的取舍,应该是纠正那些不对的做法,研究进一步的、好的做法,而不是“把孩子跟洗澡水一起倒掉”。

儿童的课本必须能读,必须便于记诵,这应该是同样需要重视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上的矛盾,解决方法:小学三四年级,念一些经过仔细斟酌、严格编选的类似蒙求之类的东西,也许五六年级就能念点短而浅的文言文,这样,到了中学就可以不花过多的时间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了。

总之,无论从识字教育,初步的阅读教育及知识教育的角度来考虑,使用整齐韵语都是有好处的。 

[展开全文]

《急就篇》汉元帝时,史游所作。全书2144字,共34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蒙书。

 

  开篇——以七言句式自序

          姓氏名字。三言句式

  正文——服器百物。七言句式

          文学法理。七言句式

  篇末——以四言句式,歌颂汉德 

[展开全文]

三、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

     人类进行教育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语言文字,人们就利用语言文字对下一代从小进行思想教育。于是出现了与之相适应把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的蒙书。

1.儿童守则

    以《弟子职》、《劝学》、《弟子规》为代表。

    其中《弟子规》影响最大。清李毓秀作,全三言,杂韵,内容是根据《论语》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语言比较好懂,字数少,比较容易记诵。

2.妇女守则

    这类书就内容而论,并不是女孩子念的“蒙书”,很多是要求成年妇女的。反应的是妇女的地位越来越低。这类书也无可称述。

3.格言谚语

   以《太公家教》、《小儿语》和《古今贤文》为代表。其特点是既吸取古书上的话,也吸取流行的谚语,尽量做到通俗好懂,有的干脆用白话,多数是不严格的对偶句,容易念,容易记。

    但是就内容而言,良莠不齐。它们都属于 训诫类的读物,因此有很多封建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坏东西。但也有很多精华。很多谚语流传至今,如:“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洪钟无声  满瓶不响”“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等。

     与此同时,还有一类以掌故知识为主要内容来编写蒙书。它主要用对偶押韵的句子,每句包含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传说人物故事。既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增长学生的见识,为下一步的阅读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个办法滥觞于《兔园册》,创始于李翰的《蒙求》,最后发展为流行于明清的《幼学须知》。

    其中《幼学须知》是明程登吉原编,后经多人校订和改编的。它最大的特点是 :广泛吸取多种蒙书材料;打破四言的约束,灵活运用杂言的形式,只求两两成对,不强求整齐押韵;按内容分类编排,分别介绍各类的常用词和成语。 

    此外历史类的蒙书也广泛存在。

1.韵语通史

    它是用四言韵语依次介绍从上古到当代的历史。宋代黄继善编的《史学提要》是最早这类的蒙书。一般地说,介绍历史能做到简明扼要。明赵南星编的《史韵》,起西汉,终于元。  叙述史实,比较扼要,不枝蔓,文字也比较好。但是偏见相当深。后来明末清初许遁翁编的《韵史》 ,以及清初王仕云编的《鉴略》等都是这类蒙书,但东欧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

2.断代“蒙求”

    它专讲一个历史时期的掌故,并且大致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范围。如宋胡宏的《叙古蒙求》,《左氏蒙求》等等。

    另外以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为代表的介绍自然的和社会的常识的蒙书和书法训练类的书也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