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1人评价)
“三百千”的启蒙之道

“三百千”的启蒙之道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经典诵读•安徽国培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千字文》的结构分析及诵读指导

孙景华

一、结构分析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从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从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二、诵读指导

《千字文》是小学生最喜欢诵读的成文形式。首先四字句,这是汉语最普遍、最通行、最受欢迎的构句形式。其次,对仗工整,音韵谐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最爱读的形式。再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文采斐然,特别是有很多熟语是学生熟知或“接触”过的,因此,易诵易记,这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

《千字文》的诵读指导,可以参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课程纲要及研修计划》“诵读指导”和《三字经》“诵读指导”建议进行。

 学过了

  •  
[展开全文]

《千字文》是小学生最喜欢诵读的成文形式。四字句,这是汉语最普遍、最通行、最受欢迎的构句形式。对仗工整,音韵谐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最爱读的形式。条理清晰,首尾连贯,文采斐然,特别是有很多熟语是学生熟知或“接触”过的,因此,易诵易记,这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的。

 

经典的东西有很多是口耳相传,继而被记录下来的。既然是口耳相传,在声音上、音韵上必有其独特之处,或者说优势。那么,能不能从音韵的角度来入手分析呢?

 

 

[展开全文]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展开全文]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从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岩岫杳冥”为第三部分;从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继而讲述了季节、音乐、自然现象、名特产品和人类的早期历史,意在使蒙童了解“地球的原貌”、自然现象、祖国的物产和人类早期的文明等。

第二部分提出了做人的精神、品德要求,强调了修身养性。首先明确提出了修身养性的要求——遵循“五常之德”,有涵养,有气度,有操守,有抱负。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自律——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要守信——“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要亲和——“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等等。当然,这部分中关于“女慕贞洁”“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等观点,要予以适当的批判或“变通”。

第三部分讲述了国家的繁荣风貌。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接着介绍了京城之中汇集着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这些介绍意在表现当时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对此,我们既要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又要淡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明确古代文明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第四部分主要讲解人的生活遵循和常识。首先提出了“以农为本”,安于田园生活;其次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讲述了做人的处世之道;再次从饮食、待客、祭祀和行文交际等方面,揭示了人的生活常识;然后介绍名人成就,暗示榜样的力量;最后简洁、谦恭地作了本书的成文说明。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研修营导师组

课程特色

文档(12)
下载资料(9)
视频(7)
作业(3)
练习(1)
图文(4)

学员动态

还没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