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全语言理论与实践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研读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课堂进阶•2018柳江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话题2.
    
关于如何营造一个真实的读写情境,作者特别重视对教室作为一个读写环境的规划,他提出的哪些具体做法是你特别认同并计划参照实践的?试分析并具体阐述你的计划。

    

作者提到的规划读写环境的具体做法,我特别认同并计划参加实践的有一点:让孩子从一开始就阅读完整、有意义的文章。   

    我接二年级,这些刚入一年小学的孩子是没有什么阅读课外书的经历的。所以,我要做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先从阅读绘本入手。 阅读完以后,布置学生完成写绘作业。第二学期,就开始读整本的书。先从那些可预测书籍开始吧如《小猪变形记》,先“班级大声读”的方式读。然后,一本一本地共读。并想法鼓动孩子自己买书读。到高年级,就安排默读课、读书交流课,让学生写读书笔记,等等。

诗人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相信这样循序渐进必将在孩子心中展现一幅语言长卷风景画。

 

话题3.
    
作者强调在起步或补救阶段,最好的书是可预测的书籍。什么是可预测的书?为什么要选可预测的书?你在阅读指导中有没有关注过该问题?有没有具体做法或教学案例?试阐述或举例说明。

“可预测的书籍”也就是指可预感其后面情节(内容)的书。可预测书中的“可预测”是读者对书中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极大的配对以后的一种心理推测行为,而当书中的内容与自己推测的内容相吻合,就极易产生一种阅读的愉悦,这种愉悦会更进一步吸引其深入阅读,并再推测,这样一个良性的阅读期待行为。而也是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表现。

以前也曾关注过,但没有想到“可预测的书籍”这样的专用术语。低年级阅读尤其需要这样的书籍,在一年级的大声为孩子朗读故事中,我常常将这样的机会交给听故事的孩子们,中途停下让他们预测一下后面的情节,有时停顿一下只为了让给学生一个填词的机会。因为在低年级阅读故事中常常会出现孩子们熟悉的内容和结构,甚至重复的句型或情节,以及循环的故事次序,这是对语言初级水平中一个非常有效的运用过程。孩子在调动自我生活经验以及当下的阅读感悟中尝试看出书本的内容的走向,猜出后续的发展,这不只量对他们理解能力的一种提升,更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培养。任何人在获取自信心的行为中总是愉悦而高效的。而这,恰恰是孩子们阅读起步时所需要的。不仅如此,孩子们通过阅读可预测的书籍,还可培养基本的阅读习惯,以及学会如何运用预测,对文本内容增加了解,或巩固已理解的内容。

 

话题4.
   
作者提出,教师必须协助学生建立特定的阅读策略。这一点没有具体阐述。也有人认为,全语言在美国部分州的实验之所以失败,主要还是缘于此:即过于强调真实的语言情境,却相对弱化了学生基于阅读(习作)策略的语文能力训练。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你对阅读策略教学的实践或看法。

《全语言》中提到“计划教学上的双重程序,让学生在建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能建立学习语言的策略”。 就语文这一特殊学科本身的,学科知识构建也是必须的,鉴于我们的教育环境,我认为,基于阅读(习作)策略的语文能力训练不能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可见,教会学生阅读,发展其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然需要一定的阅读策略来解决它。我们需要,全语言更需要!

 

话题5.
    
书中一处提到日本的日记教学,其与我们通常日记不一致之处在哪里?试具体分析评价。

 

    关于这一点,书上是这么说的:在日本,学生的日记还有一个不同的功能,那就是通过与自己的对话来认识自己。老师相信,孩子最初的写作应该用来叙述自身的经验,让他们学会与内在的感觉接触。因此,老师通常不给评语,除非是孩子所写的内容同时触动了他们自身的经验与反应。

 前面两句话,我比较认同。我们思考一下,写作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叶圣陶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我们胸中有一段意思,一种情感,要保留下来,让别人知道,或者备自己日后覆按,这时候才动手写文章。 对比我的日常教学,这个“不一致之处”在于——老师通常不给评语。我也知道,写作是表达的需要,是通过与自己的对话来认识自己。但,但凡写过日记的人都知道,要坚持下去,很难。所以,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会给评语,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日记,与学生沟通心灵,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二是鼓励学生,让他们获得一点自信,由此能坚持下来。

 

话题8.
    
如果我们下面来搞一些全语言的实验班,你是否有此兴趣?有兴趣的试说说你可预期的实验环境及设想。

对于全语言实验班我是很感兴趣的。而书中的这句话对我的工作设想有很大的启发:读写能力的发展,必须结合各种不同的条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使用恰好够用的文字、语言结构及意义等方面的资讯;以适当的个人角度和文化角度去处理。

就班级的实验环境必然要考虑这样的几个问题:何谓“够用”?何为“适当”?从“个人角度”思考不只是一种研习形成,也不只是我们当前所说的“以人为本”,它更应该以“我”为中心地形成一种“场”,一个“唯我”的课程。实验环境具体体现在:布置“图书角”随手可以拿书可读,让书籍成为孩子的朋友;开辟了日记“展示栏”学会随手记分享,让快乐日记促进学生成长,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任何一本教材或一整套教材对语言阐述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那么作为实验教师就需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增减,对教材内容的顺序适当的调整,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并适时的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因为只有当语言融合在实用的情境中,语言才是最容易学习的。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研修营导师组

课程特色

文档(7)
作业(3)

学员动态

L6曾永红 的作业"单元作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已被批阅
L9靖萍 的作业"单元作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已被批阅
L1粟燕燕 的作业"单元作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已被批阅
L7刘良君 的作业"单元作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已被批阅
L8韦姣媛 的作业"单元作业:《全语言的全,全在哪..."已被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