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儿童阅读指导研究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课堂进阶•2018柳江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一步工作:认真选择要指导班级读书的书目。(已完成)

第二步工作:

1. 教师自己读透所上报书目。

2. 思考书目的教学价值,文本特质,以及学生阅读进程中“最近发展区”。

3. 思考如何指导学生继续阅读。

4. 设计有价值的讨论点。

5. 最后撰写一份阅读分析或文本解读。

时间节点:228日前

第三步工作:

完成推荐给学生读的书,进行“说来听听”问题架构设计。

时间节点:35日前

 

161班爱阅读中队阅读《乌丢丢的奇遇》阶段性计划

L4郑志强

为了让我班孩子更有计划的进行阅读,也为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效率,特制定关于《乌丢丢的奇遇》整书阅读阶段性计划。

第一阶段:选书,购书

时间:20191月—2

选书。

      根据沈主任的建议,结合我班学生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年龄阶段,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学会友好善待同伴,学会感受爱,懂得回报爱。所以我选择《乌丢丢的奇遇》给他们进行整书阅读。

 2.买书。

     设计一份告家长书,告知家长班级开展“我爱阅读”读书活动,并由班级家委在网上集体为孩子们订购共看书籍《乌丢丢的奇遇》,人手一本。

“我爱阅读”读书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

    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忽视读书的民族必定是落后的。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书成为孩子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打好精神成长的根基,为了让孩子灵动的心翱翔于“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本学期我班将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班级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那是因为从小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其买玩具、食品给孩子,不如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籍,给予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所以,本学期,经家委与老师商量后决定,由家委为我班每一位孩子在订购一本《乌丢丢的奇遇》作为本学期必读书目。

     读书活动是我班一直以来开展的一项特别讨学生喜欢的活动,希望通过您的支持与配合,让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再忙再累,请您务必按要求和孩子一起开展这项活动。谢谢!

                                          20192

                                                                                                                                                               第二阶段:看书前,给学生上一节导读课

《乌丢丢的奇遇》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精彩的片段赏读,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乌丢丢的奇遇》的兴趣。

2.教给学生看课外书的基本方法:如何观察封面、目录,看书的顺序等。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笔边思考的看书习惯,并能与好朋友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重点:读片段《逆风的蝶》,说读后感受。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课件出示名言)“再怎么忙也要看书,再怎么穷也要买书,再怎么没交情也要送书。”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生就事业的云梯,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学的世界,去漫步于书林。(点击课件)

一、读作者

1.金波简介:金波,19357月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其实,我们老早已经认识他了。因为他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典的、人文性的作品,如一年级的课文《阳光》《雨点儿》;四年级的《雨中的树林》等。金波爷爷被人们称为“美的向导,爱的使者”。他最喜欢的事就是给小朋友讲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听听,他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2.金波爷爷讲故事,导入:

1)讲“神秘的小脚印”片段。(这神秘的小脚印可让吟老先生犯了傻。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会是什么脚印呢?)

2)(正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从诗篓子里跳出一个小丑娃。)出示“跳出来的丑娃”片段。(仔细读读这片段,读着读着,你心中有了什么疑问呢?)

(小结:恩,看起来个个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不仅能去读文字,还学会了去思考。读书就要这样。那你想解决心中的疑问吗?快来读读这本书吧!)课件出示封面

二、读封面

1.出示封面,说说你能从封面里读到哪些信息?

介绍乌丢丢的身世:(乌丢丢原是布袋老人亲手制作的小木偶,是布袋老人给了他最初的生命。布袋老人带着乌丢丢四处演出,换来了多少孩子的笑声和掌声。但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乌丢丢弄丢了。一个拄着拐杖、叫珍儿的小姑娘捡到了草丛里的小脚丫乌丢丢,珍儿把丑娃的头脑和身躯按在小脚丫身上,这样就给了乌丢丢第二次生命。珍儿把他当作自己家的一员,照顾他,爱他。但乌丢丢有却不思回报,在珍儿生日那天不辞而别,离开了珍儿,到了吟老诗人的家。吟老给了他第三次生命,让他有了智慧,让他明白,人不仅要接受爱,而且要学会回报爱。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吟老诗人踏上了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旅途。一路上,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奇遇。)

2.根据平时的经验,猜猜乌丢丢会有什么奇遇?(读书可以先读封面,并且根据封面发挥想象,这样读起书来才会一惊一乍,亦喜亦悲。)

三、读目录

1.读目录,看看我们究竟猜对了几分。

2.你觉得这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小结,板书:扑朔迷离)

3.过渡:乌丢丢和吟老先生相偕相伴去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曾经,他遇到过一只蝴蝶,也就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四、读片段

(一)读第八章《逆风的蝶》

1.(同学们,文字总是有声音,有温度,有感情的。所以我们读书还要把心溶入到文字中,静静地想一想,读完文章后,你想说些什么。)

2.反馈交流读书体会。

3.风中的蝴蝶带给我们坚强与自信,诺言与约定,关爱与感动,幸福与凄美。这些情感在我们心中交织、交织,最终化成了一个字“爱”,所以说,这又是一本爱的诠释的书,它把爱深深地扎根于我们心中。(板书:爱的诠释)

听,金波爷爷就是这么说的。(出示金波的话)

过渡:想着彼此的想,爱着彼此的爱,信守一个诺言,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絮絮的微风中,蝴蝶写下了这一首诗。

(二)读十四行诗

1.读诗,提升爱的含义。

2.介绍诗的特点:这部童话每一章前都有十四行诗,叫“十四行诗花环”。全文共有是由十四首十四行诗,他们首尾相连,即每一首诗的第一行恰恰是前一首诗的末尾,而且尾声的那首诗又是前十四首诗的第一行组成。这样,他们就像美丽的花环在装饰着乌丢丢的风景,我们把这种诗和童话的结合,叫做“诗体童话”。(板书:诗体童话)

3.过渡:读着读着,那个弃恩人于不顾的乌丢丢明白了,只要有爱,蝴蝶就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要把爱奉献。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请看,

(三)读结尾

1.读十四章《回归生命》,后说感受。

2.猜结局

五、布置任务,结束。

1.读书的要求:第一、要虚心地、专一地、诚实地去读;

第二、读书要有思考,要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2.结束:同学们,听故事是一种享受,读故事更是一种乐趣,让童话在我们的心中飞翔,让诗歌在我们的眼中闪烁,快来走进乌丢丢的精神世界吧,因为那里像梦一样美丽,像阳光一样纯洁

 

第三阶段: 《乌丢丢的奇遇》推进课

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2.通过乌丢丢的成长历程感受爱,懂得回报爱。

3.了解人的成长需要不同的经历才能长大。

4.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怎样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4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踏上了整本书共读的历程。我们和乌丢丢一起走进了共读的旅程,我们随着乌丢丢一起经历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奇遇事件,鉴证了乌丢丢的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温《乌丢丢的奇遇》。

二、回顾故事内容,谈论探讨主题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时咱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吗?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1.探讨主题:

(1)乌丢丢是谁?

(2)乌丢丢都有哪些奇遇?

(3)《乌丢丢的奇遇》中有哪些奇遇是最让人难忘的呢?

(4)乌丢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2.讨论以上主题

3.共同重温故事中的“逆风的蝶”

过渡:那只为了报恩、为了自己的诺言不惜牺牲了生命的蝴蝶,最后化作风中的一朵白花飘向蔷薇花的故事,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只蝴蝶为了回报爱不惜一切的蝴蝶吧!

(1)共读“逆风的蝶”

(2)讨论: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

②乌丢丢经过这次经历又懂得了什么?

4.认识最后有了鲜活生命的乌丢丢

过渡:乌丢丢终于向我们所期盼的那样,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感情的鲜活的人。乌丢丢最后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看法?

(1)乌丢丢把自己的脚给了珍儿,你们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这个时候的乌丢丢和开始的小脚丫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最初的小脚丫还是最后结局中的乌丢丢?

5.了解吟痴爷爷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联系生活

过渡:乌丢丢是幸运的就好而我们一样,在成长中有很多的人陪着我们扶着我们,最后看着我们长大***,就像书中的吟痴爷爷。

(1)你认为吟痴爷爷在书中起到什么作用?

(2)书中的吟痴爷爷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4)逆风的蝶、蘑菇人……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自己,我们来和书中的人物比照一下看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

6.总结整本书

过渡:我们和吟痴爷爷一样帮扶着乌丢丢长大,看到他懂事了我们除了高兴外肯定有许多的话想说。现在就给你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1)你可以对书中的人物说几句话,也可以谈谈你读了这本书后的看法和想法。

(2)交流自己的读后感言。

 

第四阶段: 全书阅读完,做一次全书的阅读分享

上课前布置学生做全书的阅读分享小报。

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作品。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分享会

 一、参观作品

 1.学生参观作品

 2.评选做得最棒的20幅作品。发给奖状以及奖励尚学币。

 二、请做得好的同学发表读书感言。

 三、针对以下问题可以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

 

乌丢丢是谁?

人们为什么叫他乌丢丢?

你知道他的哪些事?

最喜欢书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

哪个章节你最喜欢?

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

你觉得从书里读懂的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小结:

《乌丢丢的奇遇》是一部优美的童话故事。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爱,也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第五阶段:做一个爱读书的朗读者

活动内容:办一场《乌丢丢的奇遇》朗读会

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章节读书。

人人参与,可以是个人读,两人读,小组读等。

可以配上音乐朗读。

朗读会准备:

主持人

奖品

邀请家长参加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

(前言-第十五章)读书笔记

L10梁素萍

  1. 三种分享:

1)分享热情

2)分享困惑

3)分享关联性

  1. 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2. 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
  3. “说来听听”的阅读讨论和闲话家常一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的全面性论述;它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归根结底,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4.  四种表述方式

1)说给自己听
2)说给别人听
3)大家一起来发言
4)聊出新想法

  1. 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
  2.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是文字的影响更深更广。
  3.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4. 要想帮助孩子或大人把读书心得说得条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贬抑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将导致他们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或者,他们索性揣摩意说一些他们认为老师想听的话。
  5.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
“说来听听”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和阅读讨论、闲话家常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全面性论述;他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通过一位行有余力的大人搭配组对某-特定文本有共同兴趣的儿童读者进行多方式的阅读,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通过讨论达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我们做教师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 被误用或成为把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意见会被老师和所有组员当回事,会被尊重.肯定,只有肯定,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畅谈、真正的说来听听。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 头次听到这个词,觉得很是有趣。仔细读完全文,才明白原来所谓的“说来听听”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和阅读讨论、闲话家常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全面性论述;他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通过一位行有余力的大人搭配组对某-特定文本有共同兴趣的儿童读者进行多方式的阅读,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通过讨论达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但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在于“弥足珍贵” 这四个字。我们做教师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 被误用或成为把柄;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意见会被老师和所有组员当回事,会被尊重;要让他们知道,所有意见都是弥足珍贵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是啊!我也觉得好熟悉啊!肯定孩子们所有的答案,让孩子能大胆的说出:“这是我看到的最烂的一 本书。”肯定,只有肯定,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畅谈、真正的说来听听。弥足珍贵,真是一个好词啊!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

(前言-第十五章)读书笔记

L10梁素萍

三种分享:

(1)分享热情

(2)分享困惑

(3)分享关联性

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 

“说来听听”的阅读讨论和闲话家常一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的全面性论述;它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归根结底,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四种表述方式

(1)说给自己听
(2)说给别人听
(3)大家一起来发言
(4)聊出新想法 

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 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是文字的影响更深更广。”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要想帮助孩子或大人把读书心得说得条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 贬抑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将导致他们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或者,他们索性揣摩“师”意说一些他们认为老师想听的话。 
10.“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 

[展开全文]

阅读随记:书中说到,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者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出自我表达的能力。

想法: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非常庆幸自己阅读了这本书,更加感谢《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书中收录了班级读书会的讨论实例,藉由第一手的实务记录,说明阅读讨论进行的概念、流程与基本架构,是一本很好的阅读分享指南,让我知道我该如何带领孩子们有效地快速进入说来听听状态。   

我想从4个基本问题:说来听听……    

1.你喜欢这本书那些地方?  

 2.有没有不喜欢的地方?    

3.有没有什么章节让你觉得想不通?    

4.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重复在书里出现的固定模式?    

这么问只是想从孩子们口中得到最基本的信息,答案越简单越好,不必急于让他们多做解释。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时间去思考,让更多的孩子们参与到讨论中,(可以采取先分组讨论,有些学生羞于在班级里面分享,也许他愿意在小范围内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当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各尽所能、互相合作时,绝对比个人能更好的挖掘文本意义)因为书中第五章提到“儿童就是评论家,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通过充分表达,让每个孩子的思考能力都获得提升,让每一个孩子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和阅读别人故事的心得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接下来我要做的:鼓励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不论资质如何,只要读过一本书,就给他机会分享讨论,最大程度使孩子们不会——入宝山空手而归。
 

[展开全文]

    这个寒假在家读了艾登.钱伯斯的《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薄薄的一本书,看似简单却很有深意。不细细品读,不会体会到书中所传达的深意。

    说起阅读,大家都会认为阅读是自己的事,是一个人的静谧活动。但是一个读者获得的深远影响往往来源于读后的交流。阅读不是读者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不说出感受,那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喜欢或者不喜欢,理解或者不理解,怀疑或者认可,这都让读者产生“我要说说”的欲望。当读者是刚刚有阅读能力的低年级儿童来说,适时地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可他想法的独特,这都是对他的莫大鼓舞。

      如何让孩子产生“我要说说”的欲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然后在充分阅读以后,在课堂上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刻意为之,只要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不要求深度的探讨。最后,在这种讨论中,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可能有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在讨论中又激发了再次阅读的想法。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的高涨了。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课堂实践跃跃欲试,但是又惴惴不安。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选择怎样的阅读书目是一个难题。虽然目前有许多的推荐书目,但是真正适合的可操作性的儿童书是需要仔细甄别的。对老师来说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和个人感受来支撑,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的阅读积累,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读书也一样,可能会偏重某一类书,某个作者的书,这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如何进行“闲聊” 让读者产生“我要说说”的欲望。当读者是刚刚有阅读能力的低年级儿童来说,适时地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可他想法的独特,这都是对他的莫大鼓舞。要实现这一思想,我们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我们要相信童话,信任天真。也就是说教师自身必须能走进童书。越是优秀的童书,长大的大人们越是难以理解。相信童话,信任天真,才能真正读懂“和童话一样”的孩子的心灵,从而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才能聊到一起,才能听到孩子们对一本书真实的想法、感觉、好恶。其次,学会和学生“闲聊”。学生的自由阅读大多是浅阅读,说来听听的想法也许稚嫩或浮浅,甚至还会有误。在看似无意却是精心设计的闲聊可以促进学生“读完”,更促进学生“读细”,从而提升阅读的品质。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前言-十五章)初读随记

读《前言》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人而写的,特别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和有心检讨、提升的资深老师。

  我不想就“谈话”天马行空的扯下去,我想探讨的是对有辨识能力、考虑周详并且希望从阅读中得到愉快的读者而言,“讨论”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我相信阅读并不知识浮光掠影的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尽管我将阅读的价值置于闲聊之上,我仍然相信,“说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尽管多数人总在话出口后才明白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但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如何“说清楚”,否则随口而出的话会让思绪如散弹一样去向不明。

很想记住的一句话: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能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这个行为同时也是完整表达自己的最佳练习。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成人读者,还是儿童读者,教他们口头表达阅读经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不是一向机械的工作,每个人依照步骤操作就能顺利成功。事实上,要想流畅的说出阅读经验,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向已经懂得技巧的人学习,请教资深前辈是尽快上手的最佳途径。

无论读者、一般说话的人还是老师。都得从学徒做起;学到技巧熟练了,就能流畅的表达阅读经验。我唯一能做的是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归纳前人的经验,接下来就靠个人了。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能反复练习。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是进步的最佳方法。

20世纪80年代,我和一些老师一起研究如何指导儿童阅读,我们发现了“讨论”对阅读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经整理后,就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的主要方向。请注意,我说的是“方向”,不是“方法”,不是“系统”,更不是一项“工作计划”。事实上,这只是老师根据自身性格与学生需求提出特定问题的一种方式。

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给孩子一个精心设计、陈列大量读物的阅读环境,所有读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固定为他们讲故事,并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他们彼此闲聊、与老师讨论阅读心得予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也就是说,能有板有眼的将阅读经验诉诸口语,与人分享。

  我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强调,阅读环境对阅读愿意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你兴致勃勃的应用本书的讨论课程,却觉得束手束脚,那就有必要先检讨学生和老师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

读第一章《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新发现:

又一次出现“阅读循环”的图表:它串联了阅读行为中的每一个环节:

1.这个阅读循环是一种有提示性的辅助工具。

阅读开始于选择一本书;

讨论也是选定一个话题,然后才可以天马行空。

2.“阅读”:引用双引号强调“阅读”这个行为,一凸显它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由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我认为教授阅读的教师们有责任帮助儿童参与这出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作评论、解释与专题研讨)。

3.“正式讨论”与“读后闲聊”原本并未被纳入阅读循环,我们原本也并不认为这两种行为在循环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经过多年来的深入观察,我们理解到,这幅图过于简化。事实上,如果按照我们当时的想法,阅读世界只是一个平面的一位一维空间。

究竟什么才能让井底蛙型读者改头换面、深入阅读、与书交心?该怎么做才能开启封闭的心灵,让陷入死胡同的单项思维起死回生,走向丰富多元的文学世界?

1.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2.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3.何不试着与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同时讨论以上问题,看看“你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经验”是否有共同之处。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讨论,更不是每个人的讨论都能进行的顺利,产生火花。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讨论有效果?

1.我们开始留意人们闲聊的读书心得。

从阅读理论和读者反映的角色来看,研究越深入,我们越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一位最成熟的读者,还是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你能想象任何儿童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人对他能看哪些书、该看那些书发表意见吗?)

2.阅读存在于对所读图书的讨论中;

“除非我们把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萨拉

3.“三种分享”:

我企图在讨论的过程中定位“阅读”,虽然这或许是一种不尽正确且很有争议的做法。不过萨拉确实一语道出了我们的理念。

如果你无意中听见别人闲聊读后心得,虽然你也许无法从中找到合乎逻辑的讨论,但如果对这些“闲扯”加以分析,其实可以分出三大类别,我称之为“三种分享”。

读第二章《三种分享》

新发现:

分享热情:

1.朋友间对一本书展开讨论,经常是因为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自己对读书的狂热。一般读者不会以学术评论的口吻做内容摘要,他们更倾向于描述故事情节,并且谈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这些个人好恶可能是情节、主角性格、背景设定,也可能是整个故事的表现手法。

2.这些交换心得的朋友们,分享狂热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一份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而同被一本书所吸引,为情节所迷醉,欲罢不能;

2)一份强烈的厌恶,对故事的安排不满,甚至因此而不想读完,这份情绪也会互相感染。

3.意见不同更容易激起讨论的火花。

4.“意义”是如何通过沟通而建立的。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歌德】

5.通过朋友间对彼此困惑之处的讨论与解释,在特定时空中有共同阅读经验的读书团体就建立对文本的认识(或者说建立一种表述的默契)。

6.之所以强调“特定时空中的读书团体”,是因为不同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知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书所得的结论都不会相同。文本的意义无法拍板敲定,它会随着读者当时的生活情境与需要而有所变化。

7.如果一个词语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试想一本书由数以万计词语刻意推敲而成的书能演绎出多少解读版本?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不同读者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演绎出的解读版本当然会有所不同。

8.弗兰克.克默德一语中的:“没有所谓放诸四海皆准的通用阅读版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文本也可能有多种解读。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

1.通过发现书中各类元素的关联性,我们便可以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2.人类多半不能容忍混沌、困惑和没有意义的情境。我们总在不自觉地寻找关联性,寻找不同事物间的互动模式,并借此机会架构出我们能够理解的意义。就算找不出什么特定模式,我们多半也会从现有素材中自行建立模式作为依循基础。面对是如此,面对阅读也是这样;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建构模式,我们才能“读“之有物。学习阅读我们并不只是单纯的了解字面的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3.并非所有的模式都只能在文本中获取,有些文本之外的模式也能为读者所用。文本中和文本外的模式对阅读讨论和界定意义都相当重要。

4.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也就是说,身为读者,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应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作品的意义与所指。当然这些经验也包括阅读,多以借由阅读甲作品的经验来理解乙作品的情形也是有的。读者描述两部作品的一同,或对书中角色的个性品头论足时,可以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5.不论是以生活经验还是阅读经验来探索文本脉络,我们所仰赖的无非是对自己过去生活或曾经阅读过的作品的回忆。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既然是闲话读书心得,内容便没有一定的章法,随兴所至,天马行空。事实上,这样的谈话可以说是被一股必须一吐为快的情绪牵引,也许是想抒发读后的心满意足或不以为然;也许是想整理出新的想法;也许是想借题发挥,一吐胸中烦闷,将不愉快抛到脑后。

6.文学讨论是一种思维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读第三章《四种表述方式》

1.阅读讨论不仅仅是两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单刀直入的沟通。它的运作融入了多种动机和功能,是一种更复杂、沟通层面更深的活动。

2.有关“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它的实际运用,早有专门论述。其中戈登.韦尔斯说到了重点:

对儿童帮助最大的谈话模式应该是一对一式的交谈,并且,与之对谈的成人提出的话题,都应该是儿童有兴趣并愿意多接触的,比如他们手头正在做的事、刚完成的作业或正要去落实的计划,或者大人、小孩能够共同参与的活动。最后一点很重要,当大人小孩参与某项活动时,他们极可能同为某些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当时情境的认知不至于南辕北辙。这意味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可以降低到最低,同时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彼此理解。

本书正是希望通过以这种谈话模式为本,扩大一对一、儿童与大人的组合,也就是一位行有余力的大人搭配一组对某一特定文本有共同兴趣的儿童读者。因为“说来听听”阅读讨论的小组成员彼此独立又相互扶持,每一个人都必须仔细倾听别人发言,同时也要花心思理解别人心目中文本样貌。如果只把发表意见看做口头表达个人观点,那么岂不成了一种秘密的、与自己交谈的过程?而一旦诉诸口语、传达信息,就免不了和别人产生互动。所以,谈话又是公开化的活动。由此可见,讨论实在是既秘密又公开,既和自己交流也和别人互动的一项活动。当然这样的分析难免有学术之嫌,甚至不太自然。在日常的讨论中,我们当然不会记挂什么“秘密”“公开”的问题,但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动机与影响互相纠葛,进而刺激我们“说”“听”的能力与愿望。对于那些打算帮助儿童进行讨论的老师们,理解上述动机与影响将有助于教学。

说给自己听:

1.说给自己听源于倾听自己内在的想法。正如那句老话:“除非话从口出,否则我们并不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

2.谈话其实是思考过程的一部分。想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心中所想,不妨试试能否畅所欲言。

3.畅所欲言得有基本听众。然而,一旦有了听众参与,“我口”并不一定全然忠于“我心”,这种微妙的互动使人深思。“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这件事单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说给别人听:

1.借说话理清自己的思绪也好,与别人沟通想法也好(或者两者兼有),把一个念头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必须解读个中含义。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2.摘录戈登韦尔斯对“我”的指教:

首先在自我陈述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听众和陈述者的想法必然统一,事实上,背道而驰,各有所思的情形很常见。听众不过是解读他“收听到”的信息,但是解读无法脱离下面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听众对讨论主题的认知和态度;

二、个人对形式的评估。

作为特定团体中的一员,在聆听发言时,必然会评估发言内容对讨论主题是与否有一定的贡献。当然更免不了观察发言者的神态和肢体语言,进而设想发言者究竟为什么这么说。

三、发言者和听众间语言的桥梁是否搭上线也有程度上的差别。

在上述可能因素的影响下,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理念和别人的理解认知很难有完美无缺的契合。

3、作者的改写:

“说给别人听”的私人动机不外乎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发言内容诠释,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之所欲。其公共效能在于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这是集思广益的基础。

大家一起来发言:

1、“大家一起来发言”的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单打独斗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

2、其公共效能在于,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发掘文本的意义。

聊出新想法:

1.加入读书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参与的动机,因为“大家一起来发言”不仅能汇集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讨论本身通常也能荡出新的火花,深化我们对文本的认知;而这份认知在未经讨论之前,大家通常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这是一种征服未知领域的震撼,一种真想大白的体验。因为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得以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反复阅读,赋予文本新的诠释,可以从中获得“知性的喜悦”,享受那种发掘出文本秘密的成就感。

3.这样的经验很有正面的意义,其功用效能在于,使人们了解到阅读文学的社交重要性。这些读书团队的成员亲身体验到,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仅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更是(重新)塑造个人与群体生活的方法之一。

读第四章《儿童也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也是天生的评论家

1.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说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不管是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对儿童而言都是出于直觉的行为。私下里,儿童们总对自己的意见和感觉轻描淡写,他们感兴趣的反而是朋友们的观感。每当聊起书、电影、电视、运动,只要是消磨时间的活动,他们就很起劲儿;他们分享信息,聊到兴头上,挑剔程度可不逊于成人鉴赏家。

2.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至于同组成员中对此不以为然者,我想他们多半是因为自己不愉快的经验而对文学评论产生了偏颇的看法。

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文学评论的?评论家究竟在做什么?这些工作儿童也能胜任,或者可以学来吗?

1.文学专用词典中对文学评论的解释: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使文学的影响更更深广。

2.用最平易的方法来说:

文学评论和文本的意义有绝对的关联,它无非就是把文本合理化,众里寻它(意义)寻找了却未必要照单全收,你大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演绎是评论的一环,同时也是确定文本意义的一种思考方式,检验一个文本如何通过语、叙事手法、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运用将意义架构起来。

3.它同时也是读者和文本间的相互影响。关于评论,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是,评论谈的是自我的体验。“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的阅读感触。”正因为评论过程和读者自己的阅读经验息息相关,对儿童和评论有兴趣的大人可以从读者反映论切入研究。

究竟一个评论者该做些什么?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如下: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酝酿出的作品间可能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长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读第五章《儿童就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就是天生的评论家

1.孩子们本来说话就急,而老师们一面要维持秩序,一面想在孩子们滔滔不绝时趁机教诲一番,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与孩子的谈话重点失之交臂。况且,大部分精彩的讨论总发生在课堂之外,老师多半还没有耳福听到。

2.关于玩笑,顺便说一句,我发现,依照本书观点,阅读讨论中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这些笑料有时往往出人意料的将我们带入问题的核心,别低估了笑话的作用。

3.在听过很多的这样的评论,并试着帮助儿童探究这些意见后,我认为,孩子多半会想了解自己的洞擦力,并期望老师能让他们有能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然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1.不管他的能力范围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还是有机会发挥出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这个外在条件:

1)首先是选对书;

2)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伙伴,这个人能引导他发言,帮助他集中注意力,让他学着读,也学着评论。

2.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初学者的经验谈:

想一想,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她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能够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她有没有什么地方错失了引导学生的机会?

  结论:我们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证明孩子们有能力做到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现在说明如下:

1.孩子们无疑会互相推荐新作者,只观察过一群广泛接触各种图书的孩子的反应,就知道这话不假。孩子们甚至也会向大人推荐作者。

2.我们同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曾经见识过,有些孩子能让其他人承认自己原来低估了某部作品。

3.原本我们并不确定孩子们能否指出不同时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常这种分析总是由成人代劳,成人毕竟懂得多。但这真的是因为孩子们能力有限吗?还是大人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让他们试试看?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讨的问题。

4.孩子们提出阅读报告,有助于加深自己和大人对书的理解。

5、为什么总是大人们告诉孩子们关于创作的种种?没有理由孩子们不能试着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回到老师们该做些什么的问题上:老师该怎样提问?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实践不同的写作经验?

6.孩子们在讨论一个故事情节时常常会话锋一转,谈到一些相关主题,比如金钱、家庭生活、科技信息、道德伦理问题等。

的确有一些老师利用文学作品来处理现实的问题,小孩子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

1)虽说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事件可以当做讨论重点,但更重要的是看他语言的运用。文学是被创造出来的,苏珊妮格兰曾经说过,文学是从虚拟过往中创造出来的生命幻想。而玛格丽特米克也提醒我们,教科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为老师们提供一套指导计划。法国评论家罗兰巴特一语道破,那些“只在乎故事内容、主题”的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小说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有语言纵横全场唱大戏。”

2)这就是我们最希望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一场热情的语言大探险。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探索文学是什么;从思考自己和别人来探索文学的本质。

3)文学是语言学的结构产物。而阅读也可以看做一种语言的结构产物:那是我们和自己的对话,告诉自己读了些什么。

  从奥登列出的六大条件来判断,我们可以认定,孩子们有能力当书评家,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世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前言-十五章)初读随记

读《前言》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人而写的,特别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和有心检讨、提升的资深老师。

  我不想就“谈话”天马行空的扯下去,我想探讨的是对有辨识能力、考虑周详并且希望从阅读中得到愉快的读者而言,“讨论”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我相信阅读并不知识浮光掠影的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尽管我将阅读的价值置于闲聊之上,我仍然相信,“说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尽管多数人总在话出口后才明白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但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如何“说清楚”,否则随口而出的话会让思绪如散弹一样去向不明。

很想记住的一句话: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能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这个行为同时也是完整表达自己的最佳练习。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成人读者,还是儿童读者,教他们口头表达阅读经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不是一向机械的工作,每个人依照步骤操作就能顺利成功。事实上,要想流畅的说出阅读经验,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向已经懂得技巧的人学习,请教资深前辈是尽快上手的最佳途径。

无论读者、一般说话的人还是老师。都得从学徒做起;学到技巧熟练了,就能流畅的表达阅读经验。我唯一能做的是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归纳前人的经验,接下来就靠个人了。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能反复练习。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是进步的最佳方法。

20世纪80年代,我和一些老师一起研究如何指导儿童阅读,我们发现了“讨论”对阅读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经整理后,就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的主要方向。请注意,我说的是“方向”,不是“方法”,不是“系统”,更不是一项“工作计划”。事实上,这只是老师根据自身性格与学生需求提出特定问题的一种方式。

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给孩子一个精心设计、陈列大量读物的阅读环境,所有读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固定为他们讲故事,并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他们彼此闲聊、与老师讨论阅读心得予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也就是说,能有板有眼的将阅读经验诉诸口语,与人分享。

  我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强调,阅读环境对阅读愿意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你兴致勃勃的应用本书的讨论课程,却觉得束手束脚,那就有必要先检讨学生和老师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

读第一章《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新发现:

又一次出现“阅读循环”的图表:它串联了阅读行为中的每一个环节:

1.这个阅读循环是一种有提示性的辅助工具。

阅读开始于选择一本书;

讨论也是选定一个话题,然后才可以天马行空。

2.“阅读”:引用双引号强调“阅读”这个行为,一凸显它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由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我认为教授阅读的教师们有责任帮助儿童参与这出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作评论、解释与专题研讨)。

3.“正式讨论”与“读后闲聊”原本并未被纳入阅读循环,我们原本也并不认为这两种行为在循环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经过多年来的深入观察,我们理解到,这幅图过于简化。事实上,如果按照我们当时的想法,阅读世界只是一个平面的一位一维空间。

究竟什么才能让井底蛙型读者改头换面、深入阅读、与书交心?该怎么做才能开启封闭的心灵,让陷入死胡同的单项思维起死回生,走向丰富多元的文学世界?

1.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2.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3.何不试着与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同时讨论以上问题,看看“你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经验”是否有共同之处。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讨论,更不是每个人的讨论都能进行的顺利,产生火花。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讨论有效果?

1.我们开始留意人们闲聊的读书心得。

从阅读理论和读者反映的角色来看,研究越深入,我们越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一位最成熟的读者,还是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你能想象任何儿童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人对他能看哪些书、该看那些书发表意见吗?)

2.阅读存在于对所读图书的讨论中;

“除非我们把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萨拉

3.“三种分享”:

我企图在讨论的过程中定位“阅读”,虽然这或许是一种不尽正确且很有争议的做法。不过萨拉确实一语道出了我们的理念。

如果你无意中听见别人闲聊读后心得,虽然你也许无法从中找到合乎逻辑的讨论,但如果对这些“闲扯”加以分析,其实可以分出三大类别,我称之为“三种分享”。

读第二章《三种分享》

新发现:

分享热情:

1.朋友间对一本书展开讨论,经常是因为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自己对读书的狂热。一般读者不会以学术评论的口吻做内容摘要,他们更倾向于描述故事情节,并且谈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这些个人好恶可能是情节、主角性格、背景设定,也可能是整个故事的表现手法。

2.这些交换心得的朋友们,分享狂热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一份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而同被一本书所吸引,为情节所迷醉,欲罢不能;

2)一份强烈的厌恶,对故事的安排不满,甚至因此而不想读完,这份情绪也会互相感染。

3.意见不同更容易激起讨论的火花。

4.“意义”是如何通过沟通而建立的。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歌德】

5.通过朋友间对彼此困惑之处的讨论与解释,在特定时空中有共同阅读经验的读书团体就建立对文本的认识(或者说建立一种表述的默契)。

6.之所以强调“特定时空中的读书团体”,是因为不同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知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书所得的结论都不会相同。文本的意义无法拍板敲定,它会随着读者当时的生活情境与需要而有所变化。

7.如果一个词语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试想一本书由数以万计词语刻意推敲而成的书能演绎出多少解读版本?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不同读者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演绎出的解读版本当然会有所不同。

8.弗兰克.克默德一语中的:“没有所谓放诸四海皆准的通用阅读版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文本也可能有多种解读。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

1.通过发现书中各类元素的关联性,我们便可以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2.人类多半不能容忍混沌、困惑和没有意义的情境。我们总在不自觉地寻找关联性,寻找不同事物间的互动模式,并借此机会架构出我们能够理解的意义。就算找不出什么特定模式,我们多半也会从现有素材中自行建立模式作为依循基础。面对是如此,面对阅读也是这样;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建构模式,我们才能“读“之有物。学习阅读我们并不只是单纯的了解字面的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3.并非所有的模式都只能在文本中获取,有些文本之外的模式也能为读者所用。文本中和文本外的模式对阅读讨论和界定意义都相当重要。

4.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也就是说,身为读者,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应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作品的意义与所指。当然这些经验也包括阅读,多以借由阅读甲作品的经验来理解乙作品的情形也是有的。读者描述两部作品的一同,或对书中角色的个性品头论足时,可以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5.不论是以生活经验还是阅读经验来探索文本脉络,我们所仰赖的无非是对自己过去生活或曾经阅读过的作品的回忆。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既然是闲话读书心得,内容便没有一定的章法,随兴所至,天马行空。事实上,这样的谈话可以说是被一股必须一吐为快的情绪牵引,也许是想抒发读后的心满意足或不以为然;也许是想整理出新的想法;也许是想借题发挥,一吐胸中烦闷,将不愉快抛到脑后。

6.文学讨论是一种思维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读第三章《四种表述方式》

1.阅读讨论不仅仅是两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单刀直入的沟通。它的运作融入了多种动机和功能,是一种更复杂、沟通层面更深的活动。

2.有关“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它的实际运用,早有专门论述。其中戈登.韦尔斯说到了重点:

对儿童帮助最大的谈话模式应该是一对一式的交谈,并且,与之对谈的成人提出的话题,都应该是儿童有兴趣并愿意多接触的,比如他们手头正在做的事、刚完成的作业或正要去落实的计划,或者大人、小孩能够共同参与的活动。最后一点很重要,当大人小孩参与某项活动时,他们极可能同为某些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当时情境的认知不至于南辕北辙。这意味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可以降低到最低,同时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彼此理解。

本书正是希望通过以这种谈话模式为本,扩大一对一、儿童与大人的组合,也就是一位行有余力的大人搭配一组对某一特定文本有共同兴趣的儿童读者。因为“说来听听”阅读讨论的小组成员彼此独立又相互扶持,每一个人都必须仔细倾听别人发言,同时也要花心思理解别人心目中文本样貌。如果只把发表意见看做口头表达个人观点,那么岂不成了一种秘密的、与自己交谈的过程?而一旦诉诸口语、传达信息,就免不了和别人产生互动。所以,谈话又是公开化的活动。由此可见,讨论实在是既秘密又公开,既和自己交流也和别人互动的一项活动。当然这样的分析难免有学术之嫌,甚至不太自然。在日常的讨论中,我们当然不会记挂什么“秘密”“公开”的问题,但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动机与影响互相纠葛,进而刺激我们“说”“听”的能力与愿望。对于那些打算帮助儿童进行讨论的老师们,理解上述动机与影响将有助于教学。

说给自己听:

1.说给自己听源于倾听自己内在的想法。正如那句老话:“除非话从口出,否则我们并不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

2.谈话其实是思考过程的一部分。想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心中所想,不妨试试能否畅所欲言。

3.畅所欲言得有基本听众。然而,一旦有了听众参与,“我口”并不一定全然忠于“我心”,这种微妙的互动使人深思。“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这件事单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说给别人听:

1.借说话理清自己的思绪也好,与别人沟通想法也好(或者两者兼有),把一个念头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必须解读个中含义。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2.摘录戈登韦尔斯对“我”的指教:

首先在自我陈述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听众和陈述者的想法必然统一,事实上,背道而驰,各有所思的情形很常见。听众不过是解读他“收听到”的信息,但是解读无法脱离下面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听众对讨论主题的认知和态度;

二、个人对形式的评估。

作为特定团体中的一员,在聆听发言时,必然会评估发言内容对讨论主题是与否有一定的贡献。当然更免不了观察发言者的神态和肢体语言,进而设想发言者究竟为什么这么说。

三、发言者和听众间语言的桥梁是否搭上线也有程度上的差别。

在上述可能因素的影响下,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理念和别人的理解认知很难有完美无缺的契合。

3、作者的改写:

“说给别人听”的私人动机不外乎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发言内容诠释,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之所欲。其公共效能在于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这是集思广益的基础。

大家一起来发言:

1、“大家一起来发言”的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单打独斗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

2、其公共效能在于,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发掘文本的意义。

聊出新想法:

1.加入读书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参与的动机,因为“大家一起来发言”不仅能汇集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讨论本身通常也能荡出新的火花,深化我们对文本的认知;而这份认知在未经讨论之前,大家通常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这是一种征服未知领域的震撼,一种真想大白的体验。因为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得以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反复阅读,赋予文本新的诠释,可以从中获得“知性的喜悦”,享受那种发掘出文本秘密的成就感。

3.这样的经验很有正面的意义,其功用效能在于,使人们了解到阅读文学的社交重要性。这些读书团队的成员亲身体验到,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仅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更是(重新)塑造个人与群体生活的方法之一。

读第四章《儿童也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也是天生的评论家

1.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说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不管是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对儿童而言都是出于直觉的行为。私下里,儿童们总对自己的意见和感觉轻描淡写,他们感兴趣的反而是朋友们的观感。每当聊起书、电影、电视、运动,只要是消磨时间的活动,他们就很起劲儿;他们分享信息,聊到兴头上,挑剔程度可不逊于成人鉴赏家。

2.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至于同组成员中对此不以为然者,我想他们多半是因为自己不愉快的经验而对文学评论产生了偏颇的看法。

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文学评论的?评论家究竟在做什么?这些工作儿童也能胜任,或者可以学来吗?

1.文学专用词典中对文学评论的解释: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使文学的影响更更深广。

2.用最平易的方法来说:

文学评论和文本的意义有绝对的关联,它无非就是把文本合理化,众里寻它(意义)寻找了却未必要照单全收,你大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演绎是评论的一环,同时也是确定文本意义的一种思考方式,检验一个文本如何通过语、叙事手法、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运用将意义架构起来。

3.它同时也是读者和文本间的相互影响。关于评论,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是,评论谈的是自我的体验。“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的阅读感触。”正因为评论过程和读者自己的阅读经验息息相关,对儿童和评论有兴趣的大人可以从读者反映论切入研究。

究竟一个评论者该做些什么?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如下: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酝酿出的作品间可能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长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读第五章《儿童就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就是天生的评论家

1.孩子们本来说话就急,而老师们一面要维持秩序,一面想在孩子们滔滔不绝时趁机教诲一番,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与孩子的谈话重点失之交臂。况且,大部分精彩的讨论总发生在课堂之外,老师多半还没有耳福听到。

2.关于玩笑,顺便说一句,我发现,依照本书观点,阅读讨论中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这些笑料有时往往出人意料的将我们带入问题的核心,别低估了笑话的作用。

3.在听过很多的这样的评论,并试着帮助儿童探究这些意见后,我认为,孩子多半会想了解自己的洞擦力,并期望老师能让他们有能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然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1.不管他的能力范围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还是有机会发挥出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这个外在条件:

1)首先是选对书;

2)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伙伴,这个人能引导他发言,帮助他集中注意力,让他学着读,也学着评论。

2.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初学者的经验谈:

想一想,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她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能够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她有没有什么地方错失了引导学生的机会?

  结论:我们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证明孩子们有能力做到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现在说明如下:

1.孩子们无疑会互相推荐新作者,只观察过一群广泛接触各种图书的孩子的反应,就知道这话不假。孩子们甚至也会向大人推荐作者。

2.我们同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曾经见识过,有些孩子能让其他人承认自己原来低估了某部作品。

3.原本我们并不确定孩子们能否指出不同时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常这种分析总是由成人代劳,成人毕竟懂得多。但这真的是因为孩子们能力有限吗?还是大人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让他们试试看?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讨的问题。

4.孩子们提出阅读报告,有助于加深自己和大人对书的理解。

5、为什么总是大人们告诉孩子们关于创作的种种?没有理由孩子们不能试着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回到老师们该做些什么的问题上:老师该怎样提问?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实践不同的写作经验?

6.孩子们在讨论一个故事情节时常常会话锋一转,谈到一些相关主题,比如金钱、家庭生活、科技信息、道德伦理问题等。

的确有一些老师利用文学作品来处理现实的问题,小孩子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

1)虽说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事件可以当做讨论重点,但更重要的是看他语言的运用。文学是被创造出来的,苏珊妮格兰曾经说过,文学是从虚拟过往中创造出来的生命幻想。而玛格丽特米克也提醒我们,教科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为老师们提供一套指导计划。法国评论家罗兰巴特一语道破,那些“只在乎故事内容、主题”的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小说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有语言纵横全场唱大戏。”

2)这就是我们最希望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一场热情的语言大探险。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探索文学是什么;从思考自己和别人来探索文学的本质。

3)文学是语言学的结构产物。而阅读也可以看做一种语言的结构产物:那是我们和自己的对话,告诉自己读了些什么。

  从奥登列出的六大条件来判断,我们可以认定,孩子们有能力当书评家,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世

[展开全文]

读书摘录:

1.阅读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2.能够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行为,这一行为同时也是完整的表达己见的最佳演练。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语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有反复练习。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这是进步的最佳法门。

4.阅读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有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老师的任务就是知道孩子参与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做评论、解释与专题讨论)

5.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聊起曾经读过的书、曾经有过的感受时,阅读经验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了。

6.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对一位成熟的读者,还是对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7.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8.因阅读而开启记忆的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

9.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阅读讨论不仅仅是两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单刀直入地沟通。它的运作融入了多种动机和功能,是一项更复杂、沟通层面更深的活动。

10.将想法“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也在开始思考,原本只是自己的想法,因此转化成同组成员的共有财富。私人动机不外乎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发言内容的诠释,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之所欲。其公共效能在于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11.评论不外乎是以读者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想外拓展,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阅读的感触。

12.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得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

13.、原本只有自己知道的阅读心得,一经小组成员的分享,便延展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讨论,一个属于大家的文本便产生了。

14.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必须确定读者能时刻回归文本,并且所言切题。这样读者才能在谈话中找到自己迈向理解之路的线索。

15.孩子们可以集中精力参与较长时间的讨论,当然前提是必须选对了书,并且老师要有纯熟的主持技巧。

16.每一次阅读都得仰赖先前的阅读经验。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有本事让孩子们对他选定的读物产生期待。

17.阅读讨论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是读书的最好时机。有时候重读会引发更多正式与非正式的讨论。

读书思考:

“说来听听”问题架构“说来听听”不是机械的教学计划,目的不是给孩子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要求他们逐条作答,但是列下一些问题能够帮助孩子思考、阅读及交流。

基本问题:“喜欢”与“不喜欢”哪部分,仍然是对了解文本有直接帮助的基本问题。

1.这本书里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

2.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4.你注意到模式了吗?情节有没有什么关联性?

概括性问题:有些概括性的问题是适用于各种文本的。

1.当你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甚至还未展读之前,你认为它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曾经读过这样类型的书吗?

3.你以前读过这本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继续提问。)这次再读觉有什么不同感想?

4.当你在阅读的时候,或者当你回想这本书的情节时,有没有一些字、词或文字语法是你喜欢或不喜欢的?

5.如果作者请教你这本书有什么需要改善,你会怎么说?

6.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

7.在阅读的当时,你能够在想象中“看见”故事的进行吗?

8.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多少支线情节?

9.这本书没花你多少时间就读完?或者你读得挺慢?你是一口气读完它还是分几次读完?10.你会怎么跟朋友谈论这本书?

11.在听过所有组员对这本书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之后,有没有什么人的发言内容,出人意料?

12.在你自己花心思想过,也听了别人的意见之后,对你而言,这本书最重要之处是什么?

13.有没有人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在哪儿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吗?

特定问题:

1.你觉得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得花多少时间?

2.故事里有没有什么情节实际发展需要很长时间,书里却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有没有正好相反的,只是弹指间的事,却用了很多篇幅来描述?

3.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

4.你觉得哪一个角色最有意思?

5.有没有那种书里明明没提到,但少了他故事就没法展开的人?

6.是谁在说故事?谁是叙事者?我们知道吗?从何得知?

7.这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吗?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吗?这个第三者是书里某个角色,还是故事以外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8.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你从谁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9.你只通过其中一个角色来看故事吗?或者有时候也会从其他角色的角度来看故事?

10.我们真的能确定书中角色的想法吗?有人告诉过我们这些角色的心情吗?或者我们都是从角色的外在行为和表现来体会一个故事的全貌?我们观其行,听其言,却永远不会知道这些书中人物的想法和感觉?

[展开全文]

1.四种表述方式:

     说给自己听: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

(1)、说给自己听源于倾听自己内在的想法。正如那句老话:“除非话从口出,否则我们并不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

(2)、谈话其实是思考过程的一部分。想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心中所想,不妨试试能否畅所欲言。

(3)、畅所欲言得有基本听众。然而,一旦有了听众参与,“我口”并不一定全然忠于“我心”,这种微妙的互动使人深思。“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这件事单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说给别人听:借说话理清自己的思绪也好,与别人沟通想法也好(或者两者兼有),把一个念头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必须解读个中含义。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大家一起来发言: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单打独斗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其公共效能在于,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发掘文本的意义。

聊出新想法:当读书讨论产生新的变化时,老师们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当新想法出现时,我们如何确定它的“新鲜度”?

(1)、加入读书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参与的动机,因为“大家一起来发言”不仅能汇集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讨论本身通常也能荡出新的火花,深化我们对文本的认知;而这份认知在未经讨论之前,大家通常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这是一种征服未知领域的震撼,一种真想大白的体验。因为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得以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反复阅读,赋予文本新的诠释,可以从中获得“知性的喜悦”,享受那种发掘出文本秘密的成就感。

(3)、这样的经验很有正面的意义,其功用效能在于,使人们了解到阅读文学的社交重要性。这些读书团队的成员亲身体验到,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仅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更是(重新)塑造个人与群体生活的方法之一。

2.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更能体会文本丰富多样的原貌。

3.阅读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4.能够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行为,这一行为同时也是完整的表达己见的最佳演练。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语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有反复练习。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这是进步的最佳法门。

6.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

7.阅读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有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老师的任务就是知道孩子参与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做评论、解释与专题讨论)。

8.针对特定类型读物、特定作家做持续的重复阅读,是种井底蛙式的阅读,这种读者永远不会知道井外世界的广阔(更糟的是,他们压根儿不想知道)与多姿多彩。井底蛙式的读者安于现状,拒绝任何形式的探索;他们担心走出井底就是世界尽头,怕摔个粉身碎骨。

9.三种分享: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P10—16)

10.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对一位成熟的读者,还是对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11.一则故事对一个读书团体的意义,是通过谈话中你一言我一语地被逐步界定的。

12.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13.因阅读而开启记忆的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

14.“说来听听”的阅读讨论和闲话家常一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的全面性论述;它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归根结底,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阅读笔记

前言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人而写的。 “说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 
能够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这个行为同时也是完整表达自己的最佳练习。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能反复练习。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是进步的最佳方法。 
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 
给孩子一个精心设计、陈列大量读物的环境,所有读物都经过挑选,固定为他们讲故事,并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他们彼此闲聊、与老师讨论阅读心得予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也就是说,能有板有眼地将阅读经验诉诸口语,与人分享。

第1章    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阅读开始于选择一本书;讨论也是选定一个话题,然后才可以天马行空。 
我认为教授阅读的教师们有责任帮助儿童参与这出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文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作评论、解释与专题研讨)。 
    针对特定类型读物、特定作家做持续的重复阅读,是一种井底蛙式的阅读,这种读者永远不会知道井外世界的宽阔与多姿多彩。 
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正是这种热情引发我们对书籍的深度探索。 
从阅读理论和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研究越深入,我们越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我觉得,作者的角度好才是我们一线教师和学生最最渴望的,真的为读者服务,真正的最好地发挥书的作用!】

第2章    三种分享 
分享热情 
朋友间对一本书展开讨论,经常是因为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自己对该书的狂热。“什么”二字耐人寻味,大部分的答案无非是描述剧情、角色和故事背景。 
在日常闲聊中,除非朋友中有人提到,否则人们不会刻意去讨论一本书的“意义”。一则故事对一个读书团体的意义是通过谈话中你一言、我一语逐步被界定的。它并不是一开始设定好的主题路线,否则就成了正规学术研讨了。 
这些交换阅读心得的朋友们,分享狂热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份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被一本书所吸引,为情节所迷醉,欲罢不能;一份强烈的厌恶,对故事的安排不满,甚至因此不想读完,这份情绪也会互相感染。如果朋友间兴趣相同,意见也统一,那么这场谈话通常比较乏味,也很快就会告一段落。反之,意见不同更容易激起讨论的火花。 
分享困惑 
在这样的讨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意义”是如何通过沟通而建立的。通过朋友间对彼此困惑之处的讨论与解释,在特定时空中有共同阅读经验的读书团体就建立对文本的认识(或者说建立了一种表述的默契)。



“特定时空中的读书团体”,是因为不同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识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书所得的结论都不会相同。文本的意义无法排版敲定,它会随着读者当时的生活情境与需要而有所变化。 
文本意义不只一个,不同的读者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演绎出的解读版本当然会有不同。 分离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 
通过发现书中各类元素的关联性,我们便可以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构成模式,我们次啊能“读”之有物。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 
【新的感觉:就是让我们一线老师和学生真正地喜欢读,容易懂,而且可以学以致用。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意义、方法和道理,受益匪浅啊!】

第3章 四种表述方式

1.说给自己听 
2.说给别人听 
3.大家一起来发言 
4.聊出新想法 
【笔者的思维角度就是独具匠心,让我们一线教师和学生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第4章 儿童也是评论家?

        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 
 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是文字的影响更深更广。”

第5章 儿童就是评论家

       孩子们多半会想了解自己的洞察力,并期望老师能让他们有能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者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出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找出故事的模式来理解它的意义,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到解谜般的愉悦。 
       外在条件首先是选对书。其次,他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伙伴。这个人能引导他发言,帮助他集中注意力,让他学着读,也学着评论。

第6章    弥足珍贵 
       要想帮助孩子或大人把读书心得说得条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 
贬抑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将导致他们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或者,他们索性揣摩“师”意说一些他们认为老师想听的话。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 

第7章     为什么要“说来听听” 
到底问“为什么”有什么不对呢? 
首先,没有人可以三言两语把喜欢或不喜欢一本书的原因解释清楚。其次,这种问题对推动讨论进行没有太大帮助。

第8章    你的意思是
老师提问的目的就在于引导读者发掘自己的经验,并且与别人分享。身负引导之责的大人,就像讨论小组的组长,必须将小组的谈话汇整、摘要,让小组成员有机会重新思考,或者决定是否转移讨论焦点。 

第9章  你是怎么知道的 
每个训练有素的读者都知道一点:首先要找出可以帮助定位这本书的线索,然后才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而唯有理解全书,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孩子说出已经注意到的事情,就是帮助他们找出线索。再让孩子说出对文意不理解的地方,就可以建议他们凭借已有的线索解开迷惑。 
如果阅读讨论的目的上让我们不仅陈述显而易见的事物,更能发展出对内容的深刻诠释,并促进对文本的理解,那么我们就要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产生一种想法,一种感觉;又究竟为什么会对某些事情念念不忘,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必须确保读者能时刻回归文本,并且所言切题。

[展开全文]

对于做一个有协助的大人的设想。

孩子从怀孕之初到上小学一年级就与妈妈一直寸步不离地在一起,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果妈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相信她的孩子在娘胎里的时候就跟着受到了影响,更何况在孩子出生后,如果妈妈能经常给孩子讲讲故事、读读书或者是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看看,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孩子怎么能不喜欢读书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多么的重要。

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6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开始实施。2018年教育部也着手进行高考语文试卷改革,加大试卷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如果孩子从小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进行大量的阅读,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高考时完不成试卷。

所以让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刻不容缓!我们学校也比以前更重视学生的阅读了。每天早上10分钟的古诗诵读;中午半个小时的经典书目阅读活动;每周有一节读书交流活动。教研室在每次的测试中也都加入了必读书目内容的考核等,这些举措现在已经收到了效果,我在班上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必读书目的阅读,排除万难,想尽办法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阅读: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全天开放图书室等。家长们也会给孩子购买课外书籍,让孩子在写完作业进行阅读与孩子共读等。

[展开全文]

讲故事和读故事其实是不同的。

1、在讲故事的活动里,说故事者像在对听着讲话,他们之间在对话。而读故事则是以书为主角,讲者和听着之间的关系应该为共同分享一本书。

2、在读故事的活动里,讲者和听者之间主要由那位隐藏于书后的作者,通过书上的文字和图画来彼此沟通。而讲故事的活动里,我们会融入更多自己的情感。

3、讲故事倾向于封闭而排外,故事能否传达都依赖听众的领悟能力。读故事是开放而兼容并包的,故事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语言、思考,甚至那位看不见的作者,来传达给读者。

    那么搞清楚他们的区别与联系,我想说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管是用讲故事还是读故事,都应该做到用“情”,用“心”。讲故事时,我们在用自己的情感与听众们沟通交流,当文本流露出悲欢离合,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情感,或悲或喜,但是这其中不仅有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我们自身一些想法,例如:在讲《夏洛的网》时,当讲到:“在来过集市数以千计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一只蜘蛛曾经起过最重要的作用,在它死的时候,没有谁陪在它身边。”我们必然将自己难过的心情融入其中,并加以环境的渲染,所以我们在用“情”讲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每个人都要做一定准备,譬如反复朗诵,具体分析故事情节,故事的高潮该怎么样处理,这一切的目的都在与听众对话,感召听众,并与之共鸣,所以说讲故事是一种文化上的确认。而读故事则是文化上的创作: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发现文字的戏剧效果,也可以思考文中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指着图片与孩子共同探索,所以说读故事是文化上的创作,因为读者在不断的与作者对话,与文中的文化碰撞思维的火花。

    我觉得我会将两种形式都可以为儿童阅读。首先,在阅读课上开展讲故事活动,正如书中第九章说:“有些人或许会说他不喜欢读故事,但很难找到不喜欢听故事的人。”讲故事者也可以由学生担任,每周找一个学生来准备。讲故事不仅可以让讲故事的人深入读故事,也可以让跟多的孩子先由听故事产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欲望。其次,读故事是阅读课中不能缺失的一部分,因为读故事活动中,让孩子们能够共同分享阅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在一起做一件事情,那本书就是我们之间的纽带。

[展开全文]

1.如何为学生选书,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也认为在学生的小学时代里,老师的阅读分享依然是很重要的指导。为学生选书,作为引导者,自己要有所阅读才能有说服力,和孩子聊书才能更有共鸣。但是作为一名老师要对的是众学生,男孩女孩对图书的选择又有所偏好。这个时候,老师更要有所新的阅读指导,可以不能本本书读到,但要做到对新书或是某一系列的书有了解,对学生当前喜好阅读的图书有所知晓,特别是都集中在某一套书中时更要亲自读读,对内容有知晓,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做图书的选择。

2.对学生的阅读回应,目前我用得比较多的是以下方式:

第一是:课前3分钟阅读分享。谈谈自己最近的阅读书目,聊聊其中的内容、作者等。

第二是:作阅读分享手抄报。手抄报内容自己定。

第三是:亲子共读记录表。每一周或是两周一次,在家和家长读,双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四是:写阅读笔记。摘录自己要记录的词语、句子和写心得等等。

第五是不限时间地点和孩子

 

[展开全文]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第九章至十六章初读随记

一、讲故事与读故事

相同之处

1.驱使孩子们日后成为一名读者;帮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读者的必经过程。让不再愿意阅读的青少年和五六岁的孩子们一样听故事,很容易激发他们重拾书本阅读的欲望。

2.都要事先精心的准备,反复阅读故事。先为自己读故事,才能为孩子读故事。同样,讲故事前边读边分析: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前因后果、高潮等等,然后反复练习,烂熟于心。

3.选择适合听众的图书十分必要,因为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位听众。

不同之处

1.讲故事着重于表演者与听众之间互动;读故事着重于作品内容。讲故事活动中,讲述者与听众之间像是在对话,如果讲述者又将自己的想法与听者分享,就更多了个人色彩;读故事则以书为主角,读者与听者之间像是在分享手中的书。正因为如此,所以听众获得的经历与体验也不相同。

2.聆听读故事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此时,我们是一个听众,而不是一个读者。为孩子读一个他们还不太懂的故事,正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理解这个故事的阶梯。讲故事时为了扮演作者的角色,孩子就得将自己融入整个故事情节,并思考如何讲述。这样的练习,将他们的兴趣提升至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层次。他们将学会以不同的角度与观点,更留心的阅读故事。

二、图书的经营

1.在学校卖书,可以控制图书的品质。

2.建立图书俱乐部,最容易经营的一个方式。

3.学校书店和图书摊位。

4.图书展览会。

5.邀请名家。

 图书经营的形式多样,目的是期待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成为文学

气质十足的忠实读者,长大后成为那些好书店的买书常客。不管怎样的形式都要事先充分准备,精心策划,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朋友与同学

花时间鼓励孩子们彼此讨论阅读过的的书籍,就等于是帮助他们读更多的书。

1.“你读过这本书吗”活动,让小朋友有机会介绍他们想跟大家分享的书。

2.图书涂鸦板。以推荐图书为目的,任何东西都可以钉在这块板子上。

3.阅读俱乐部;学生社团等等。让一群同样深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有更多接触图书的机会,满足他们逐渐增多的对图书资料和阅读时间的需求。

四、回应

   阅读的回应就是:想继续阅读。唯有持续不断、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孩子们才能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1.以闲聊的方式分享阅读心得。

   2.帮助孩子发展他们问问题、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加深闲谈的深度。

   3.多样的方式:献给作者;画画和手工;选集、以戏剧的方式呈现;制作图书等。

五、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同时必须是一位有深度思考能力的读者,才能引导孩子们成为一名深居思考能力的文学读者。

1.熟悉自己的阅读经历,才不会因为个人的偏好扭曲整体的购书方向。

2.保留自己的阅读时间,找机会尝试我们不曾接触过的作者作品,不够熟悉或难以理解的书。

3.随时掌握信息。

4.相互协助的场合:教师会议;读书会;在职课程。

5.自我充实。

[展开全文]

1.每个人最早都是通过听故事接触到文学作品的。

2.我们对文学的品味,就深深根植于这些曾经听过的故事、我们对故事的需求,以及我们对故事的诠释与理解中。孩子们彼此交换着听来的童谣、童话、传说、神话、笑话,以及幻想故事,这一切都驱使他们日后成为一位读者。

3.为了说故事,不论什么年纪的大人,总会再重新回到文学读者的行列。

4.有人认为讲故事和读故事是相辅相成的。

5.每个大人都有一些来自本身经验的奇遇、故事,将这一切和孩子们一同分享,不仅可以建立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孩子们也会愿意回馈给你一些属于他们世界的故事。

6.孩子们自己从生活中创作的故事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特质,就是他们得依照自己的逻辑添加许多想象。首先,他们得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试着做一个正确的组合与安排。讲故事的人还得决定采用直叙法还是倒叙法;要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要扮演成故事中的人物现身说法,还是以旁白的方式处理;要以对话还是报道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为了扮演这个作者的角色,孩子就得将自己融入整个故事情节中,并思考如何将故事讲述出来。

7.许多研究都明确指出,时常听故事的孩子,更有机会,也更容易成为一位读者。

8.资料库里的故事主要包括两类:可以即兴发挥的故事、必须忠实呈现原著的故事。

9.讲故事是一项着重于表演者与听众间互动的活动,读故事则是一项着重于作品内容的活动。正由于这两种活动之间的不同,听众也获得了不同的经历与体验。

10.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位故事者。

11.故事讲得好不好和你的临场反应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但是,这可不表示你不必事先准备。

12.在选定你要讲的故事之后,你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并且试着去分析它:故事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部分?它幽默吗?故事情节安排巧妙吗?给人什么样的感受?一旦你能掌握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吸引力之后,你就能为你所讲述的故事增色不少。

13.如果没有听过故事,我们将很难进入自行阅读的阶段。

14.我们学习阅读是通过跟随那些懂得阅读的大人一点一滴模仿来的。

15.关于读故事这个活动,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机会听一段故事。

16.从聆听故事的活动中,我们慢慢地去发现、学习阅读故事的方法,为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做准备。

17.一个不肯阅读的人,将很难有机会从书中发现这么一个神秘的世界。

18.孩子们需要一个懂得如何进入这个魔术世界的人,来引导他们走进去。

19.我们可以在聆听别人为我们读故事时,通过观察标点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和倾听句子的高低语调如何随故事转折,来试着发现其中的诀窍。

20.我们聆听别人读故事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如何去诠释一个故事。

21.任何年龄的大人、小孩都能够通过聆听去理解文意,甚至体会其中乐趣,即使对一些较为艰深的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发展就像人类其他活动的发展一样,在还未掌握其中的诀窍时,就多少能够知道该怎样去做。

22.要鼓励孩子们阅读那些他们忽略的图书,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为他们读那本书的摘要,甚至这个故事。

23.读故事活动中,有一个最重要也最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提供了一个让孩子和谐地待在一起的机会。

24.讲故事和读故事的不同点:在讲故事的活动里,说故事者像在对听者讲话,他们之间像在对话似的,如果说故事者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跟听者分享,就更多了一份个人色彩。而读故事则是以书为主角,讲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像两个人分享手中的书。他们彼此不会注视着对方,只是一起坐着,看中手上的书,纯粹扮演讲者和听者的角色。讲故事就像一种文化上的确认;而读故事则是一种文化上的创作。

25.在讲故事的活动里,主角是说故事的人,而读故事的活动里,主角则是听故事的人。首先,读故事的活动并不需要什么会话的技巧,也不需要讲者与听者间的多余沟通,通过书上的文字语句,就已经可以将故事的涵义传达得相当清楚了。第二点,读者常常只有通过文字的阅读才能捕捉到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深意。

[展开全文]

1.选择图书的一个最普遍的理由是从朋友处听到消息。

     花时间鼓励孩子们彼此谈论阅读过的书,就等于是帮助孩子们阅读更多的书。只要我们能够影响孩子们中间的意见领袖,或者孩子们心目中的阅读小博士,他们就可以将这份影响力传播给其他孩子。

思考:我在教节实践中常用这一方法,不光是课外闲聊时间里做,还会让专门通过一节“分享课”专门来用来彼此谈论阅读过的书。当然阅读小博士自然就会成为谈论的主角,将自身的影响力传播给更多身边的伙伴,从而达到目的。

2.协助选书的方式

(1)不经意的对话;

(2)试试这些书;

(3)书目;

(4)融合比较;

(5)提高期望;

3. 能让孩子们愉悦的响应阅读的方式

(1)献给读者;

(2)画画和手工;

(3)选集;

(4)以戏剧的方式呈现;

(5)制作图书。

4.大人如何帮助自己成为阅读的催生者?

(1)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

(2)熟悉自己的阅读经历;

(3)保留你的阅读时间;

(4)随时掌握资讯;

(5)相互协助;

(6)自我充实。

5.协助孩子成为一个读者所运用的技巧和老师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所运用的其实是一样的。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将这个观念阐述如下:一开始,老师得先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这个方面,老师有着独特的洞察力,能够清楚的掌握孩子们对故事长短、难易的理解能力,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协助孩子们了解故事的每一个环节。老师的工作正是利用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这个孩子在理解掌握一项学习之前已经自我建立的概略认知领域,来引导孩子学习。也就是说,老师为孩子们做了一件他们不会做的事;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他正引导者孩子们做一件如果没有他,孩子就无法自行完成的事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就慢慢地从一开始的完全不会,到接手整个读故事的工作。

    强调:为孩子们读故事正是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位真正读者的必经过程。从学习到建立阅读习惯的整个过程,可以算一个长期计划,我们实在太小看这个学习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了。因此,读故事对于所有在学习的孩子们来说,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思考:“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戏剧化呈现作品(洞察力)——帮助孩子做一件他们自己不会做的事。”协助孩子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慢慢的从一开始的万物按不会,到接手整个读故事的工作。

6.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位听众

    问孩子,了解孩子们最近几个月或几周以来,听过了哪些故事?他们最喜欢其中的哪些故事?这个做法有以下两个好处:

(1)如果你的故事库里刚好包含了他们喜欢的故事,那么你再为他讲一次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2)听哪些熟悉的故事能够让我们很轻松的沉醉在故事情节中;

然而,对于不熟悉的故事我们也会很容易因为新奇而感到兴奋。

因此,如果我们能掌握听众熟悉的故事,就能帮助我们选择他们喜欢的新故事,让他们能够轻轻松松地享受其间的新鲜感。

[展开全文]

第二单元

    话题一:讲故事和读故事

1.家长和老师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每个人最早都是通过听故事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听故事不仅可以让幼儿产生阅读的欲望,还很容易让不再愿意读书的青少年产生重拾阅读的欲望。孩子们通过分享学习,交换听到的童谣、童话、传说、神话、笑话、幻想故事,会驱使他们成为一位读者。那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呢?      

    可以从自身经验的奇遇、故事分享给孩子。如果这样做,孩子也会愿意回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和交流。孩子创作身边的故事,一般都会添加他们的想象,要期待和认真聆听孩子的故事。当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会思考如何讲出故事,就会更留心的去阅读故事。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故事资料库。一种是可以即兴发挥的故事;另一种是必须呈现原著的故事。同时也要明白讲故事是一项着重于表演者和听众间互动的活动,讲故事的人更像一名表演者。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故事去讲。给孩子们安排不同的人去讲故事,避免乏味。.一切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事先了解孩子听过的故事和喜好,在针对性的去准备。

    选择好了故事以后,怎么去准备呢?首先要掌握故事独特的感受和吸引力;其次要知道故事的高潮部分,可以用暂停或者加快语速等技巧呈现精华;然后要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故事情节,知道如何断句。最后就是反复不断的练习了。任何技能都需要不断的练习,讲好一个故事也是一样。讲故事时轻松自然的自信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充分的准备。

2.给孩子读故事,可以让其学习如何阅读故事,发现文字的戏剧效果。孩子们通过聆听无法自行阅读的图书,会给自己一个期望达到的阅读目标,在不断挑战困难中慢慢学习。为孩子读书的摘要和整个故事的时候,能够引导其阅读他们忽略的图书。孩子们也喜欢将所读书中词语、点子、人物等运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对话中 。读故事不同于讲故事,更着重于作品的内容,更像是彼此间的对话。在读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语速要比讲故事慢一点;考虑到听者要看书的环节,有时候需要提供复本;准备的时候要先阅读之后才能给孩子阅读。

    话题二:庆“六一”义卖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旧物循环利用,以物换物和以钱换物的方式,推广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的思想。让学生把家中闲置文化用品、玩具、小饰品、图书拿到交易市场与同学等价交换或钱物交换,从而培养孩子不浪费自己的物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们体验“公平买卖”、“劳动快乐”,结识更多的朋友。

2.通过交易,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市场经济,给学生创设理财平台,学会推销、购买商品,设计促销标语、广告、海报,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合作、动手、交流创造等能力。

二、活动时间:2019531日上午900―――1100

三、活动地点:学校场。

四、活动对象:1――6年级学生。

五、活动准备

1.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把本次活动的目的、形式、商品的范围告诉家长。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同时欢迎家长当顾客或来校参观。

2.由班主任在班级发动宣传,各中队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安排好班级的经理、售货员、记帐员、推销员、环保员、安保人员等,并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

3.各班准备销售物品,并整理自己的商品,进行分类,还要对本班学生物品以及价格做登记,填写进货单,以便活动结束后将卖出的钱给学生,并自备购物的零钱。各班也需事先准备可以找零的散钱,为销售作好前期准备。

4.各班要先给自己的展位(小商店)选定名称,可制定促销展板、标语、条幅、海报,促销口号。

5.每位队员要准备好一定数目的零用钱(特困生除外),最多不超过20元(带零钱,需家长同意),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六、活动要求

(一)设计展台

1.每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组设计几个展台(又叫商铺),并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爱心超市”、“红苹果小卖场”等。

2.每班合理安排好工作人员,轮换销售(工作人员可佩戴自己设计统一标记,职务卡、头饰、帽子、蓝臂章等)。

3.各班可自由发挥,各展其能,灵活运用销售策略,加强广告宣传,培植热情服务态度;场面力求生动性、活跃性、鼓动性、灵活性。(每个摊位可设计几则广告语)

4.需要的物品各班主任提前向负责人覃老师报备,经批准后由后勤采购。

(二)义卖物品

1.可以是自己多余的学习用品,看过的图书,用过的玩具及多余的小摆设,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书画作品等,以自己多余的物品为佳,食物例外。

2.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3.所有物品要求质量较好,必须保持完好。(班主任把好质量关)

4.每位学生准备至少一件物品,物品须经家长同意,做好登记。

5.每件物品都贴上标价(标签可向学校后勤处领取),每件物品价格最好5元之内(个别商品除外),班主任把好出售价格关

七、活动过程

1.531日上午840开始布置展位。由各班正副班主任负责安排把商品放在指定的商铺上,并对自己班的商铺进行布置。

2.上午900――1100为义卖时间,当广播响起《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主持人宣布义卖活动开始,学生到各个商铺自由选购物品,做到文明购买。

3.由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管理商铺,营造欢乐、活泼、文明、安全的商品贸易环境。

4.1100后由班主任负责集中本班学生,进行活动小结,分还未售出的物品和交易的钱。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评选出“最佳营业员”,把进(售)货单填写完整一起上交大队部。

八、注意事项

1.欢迎老师也参加此活动。

2.义卖活动要注意各中队之间的交流,不能局限在本中队。活动中要求所有的服务人员要求对顾客做到微笑服务、优质服务。

3.在活动中还需要保持校园卫生,不乱丢纸屑,各展台活动后搞好场地卫生。评选小组将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卫生监督,对有不讲卫生行为的个人或展台进行点名批评。

4.各班选出本班安保人员在义卖过程中维护好秩序。

5.班主任要关注和处理好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6.学生买卖物品时,注意钱要妥善保管,以免丢失。(也可以由专人保管)

九、人员安排

1.总负责:梁校长

2.安全总负责:陈主任

3.总策划:黄辅导员

4.评委:所有班主任

5.计分、奖状书写:植主任

6.各班摊铺负责:班主任

7.摄像、拍照、*音响、活动场地划分、奖品及证书及相关物品采购:后勤负责

十、总结评比

1.活动结束后,各评委对各班的摊位进行评选,评出一个“特色商铺”。

评选要求:

1)商铺布置:可以是广告标语,价目清单,横幅彩旗等。

2)商铺气氛:可以运用吆喝,讨价还价,折扣赠送等方法来吸引顾客。

3)文明服务:服务热情,运用礼貌用语,不与顾客产生争执。

4)场地卫生:班级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商铺场地整洁,负责场地的卫生。

注:若出现售货员站在椅子上或桌子上吆喝,或与其他商铺或消费者产生冲突等现象,“文明服务”一栏不得分。

2.活动结束后,根据评委推荐,评选出“最佳营业员”。

3. 活动结束,各班将销售单上交少队部,根据各班交易量评选业绩前三甲。

4.由校委会为特色商铺,最佳营业员颁发奖品及证书,讲评及证书由后勤提供。

5.活动后,各班同学写一篇活动体会或日记,评选出前五名上交少队部,由少队部进行评选,确定本次征文活动的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话题三:选书

    选择图书应以孩子的兴趣为第一要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建立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选书问题上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书籍,以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启蒙阶段,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如果乐乐喜欢恐龙,就选择了一套介绍恐龙的书作为孩子接触科普书籍的切入点,他自然而然对“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泛古陆”等抽象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科学地选择书籍。当孩子注意到书架上的书,并能在书架上挑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最后终于能够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就达到了阅读的起点。每次阅读,我们都在经历一定的阅读循环。选书是阅读活动的开始。

    话题四:回应

    阅读的回应很重要,就像是看电视剧的回应,我们看到一部令自己很感动的电视剧一样,第二天早上就会很急切地到办公室里对大家说:“昨天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好得很,你们今天一定要记得看呀。”于是第二天我们就会拥有很多知音,共同讨论电视剧里的剧情,让我们饱一顿耳福。因而,我们可以经常举行读书交流会。 因为有时候我们在选择一本书最普遍的理由,就是从友人处听到某某书不错,于是我们便会拿来看。花些时间鼓励孩子们彼此谈论阅读过的一些书籍,就等于是帮助孩子们阅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段,让孩子畅所欲言他们所读过的书,以及他们希望同学也能读一读的书。这时候老师就是主持人,尽可能的让同学交流。读书会的活动,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发挥同学影响力的最佳活动。孩子们能够有的阅读回应,就会想再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次刚看完的书或是读另一本书,因为孩子能够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话题五: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每天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和孩子一起阅读,塑造一个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让我们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孩子喜欢我们的陪伴,陪伴孩子阅读,孩子更安心,更快乐。

    “书是知识的的源泉,书是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或老师对阅读感兴趣,孩子无形中觉得:父母或老师喜欢阅读,我也想阅读,大家都在阅读就营造了一种家庭阅读的氛围。大人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大人们起好带头作用,应该每天抽出一点的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相信坚持阅读的这个习惯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全文]
  我常常会问自己:一本书最好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是在书店的书架上?在家中的书橱里?还是在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
  我想,这些地方都应该是书所在的位置。当然,书本最理想的位置,应该是时刻陪伴在读书人的身边。因为,
书籍只有被阅读时,只有在被读者亲近和喜爱时,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才能体现其生命力,才能最终带领读者找到生命中最温暖的所在。
  我一直非常遗憾,在我的童年里,甚至许许多多人的童年里,都没有一位读书给我们听的妈妈。好在读书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在师范学习的三年,我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走上了一条铺花的阅读之路。
  现在有的学校的孩子是幸福的,不仅每周有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故事奶奶来校为他们朗读好听的故事,每天早上还有故事老师为他们大声朗读。
  
在不久的将来,我希望我们的老师们,每天早上能10分钟的大声朗读为孩子们开启每天的学习,每天中午能陪孩子们一起静心阅读半个小时,每天下午放学能以10分钟的持续默读结束一天的生活。 
       我深知, 
阅读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活动,因为它能够让奇迹发生。我更知道,关于阅读的一切,什么时候做也不会嫌迟的。只要我们用心打造孩子们喜欢的阅读环境,孩子们是一定会爱上阅读的!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课程特色

文档(4)
图文(3)
作业(3)

学员动态

L4郑志强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7刘良君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11马恒英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2廖文英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6银柳萍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