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儿童阅读指导研究
价格 300凤凰贝
该课程属于 课堂进阶•2018柳江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一步工作:认真选择要指导班级读书的书目。(已完成)

第二步工作:

1. 教师自己读透所上报书目。

2. 思考书目的教学价值,文本特质,以及学生阅读进程中“最近发展区”。

3. 思考如何指导学生继续阅读。

4. 设计有价值的讨论点。

5. 最后撰写一份阅读分析或文本解读。

时间节点:228日前

第三步工作:

完成推荐给学生读的书,进行“说来听听”问题架构设计。

时间节点:35日前

 

161班爱阅读中队阅读《乌丢丢的奇遇》阶段性计划

L4郑志强

为了让我班孩子更有计划的进行阅读,也为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效率,特制定关于《乌丢丢的奇遇》整书阅读阶段性计划。

第一阶段:选书,购书

时间:20191月—2

选书。

      根据沈主任的建议,结合我班学生目前处于成长期的年龄阶段,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学会友好善待同伴,学会感受爱,懂得回报爱。所以我选择《乌丢丢的奇遇》给他们进行整书阅读。

 2.买书。

     设计一份告家长书,告知家长班级开展“我爱阅读”读书活动,并由班级家委在网上集体为孩子们订购共看书籍《乌丢丢的奇遇》,人手一本。

“我爱阅读”读书活动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们:  

    你们好!

    古人云:“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忽视读书的民族必定是落后的。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书成为孩子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打好精神成长的根基,为了让孩子灵动的心翱翔于“书山”之间,让读书成为习惯,本学期我班将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班级里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读书,那是因为从小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与其买玩具、食品给孩子,不如给孩子买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籍,给予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所以,本学期,经家委与老师商量后决定,由家委为我班每一位孩子在订购一本《乌丢丢的奇遇》作为本学期必读书目。

     读书活动是我班一直以来开展的一项特别讨学生喜欢的活动,希望通过您的支持与配合,让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再忙再累,请您务必按要求和孩子一起开展这项活动。谢谢!

                                          20192

                                                                                                                                                               第二阶段:看书前,给学生上一节导读课

《乌丢丢的奇遇》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精彩的片段赏读,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乌丢丢的奇遇》的兴趣。

2.教给学生看课外书的基本方法:如何观察封面、目录,看书的顺序等。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动笔边思考的看书习惯,并能与好朋友分享读书的感受。

教学重点:读片段《逆风的蝶》,说读后感受。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课件出示名言)“再怎么忙也要看书,再怎么穷也要买书,再怎么没交情也要送书。”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生就事业的云梯,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学的世界,去漫步于书林。(点击课件)

一、读作者

1.金波简介:金波,19357月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其实,我们老早已经认识他了。因为他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经典的、人文性的作品,如一年级的课文《阳光》《雨点儿》;四年级的《雨中的树林》等。金波爷爷被人们称为“美的向导,爱的使者”。他最喜欢的事就是给小朋友讲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听听,他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2.金波爷爷讲故事,导入:

1)讲“神秘的小脚印”片段。(这神秘的小脚印可让吟老先生犯了傻。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会是什么脚印呢?)

2)(正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从诗篓子里跳出一个小丑娃。)出示“跳出来的丑娃”片段。(仔细读读这片段,读着读着,你心中有了什么疑问呢?)

(小结:恩,看起来个个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不仅能去读文字,还学会了去思考。读书就要这样。那你想解决心中的疑问吗?快来读读这本书吧!)课件出示封面

二、读封面

1.出示封面,说说你能从封面里读到哪些信息?

介绍乌丢丢的身世:(乌丢丢原是布袋老人亲手制作的小木偶,是布袋老人给了他最初的生命。布袋老人带着乌丢丢四处演出,换来了多少孩子的笑声和掌声。但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乌丢丢弄丢了。一个拄着拐杖、叫珍儿的小姑娘捡到了草丛里的小脚丫乌丢丢,珍儿把丑娃的头脑和身躯按在小脚丫身上,这样就给了乌丢丢第二次生命。珍儿把他当作自己家的一员,照顾他,爱他。但乌丢丢有却不思回报,在珍儿生日那天不辞而别,离开了珍儿,到了吟老诗人的家。吟老给了他第三次生命,让他有了智慧,让他明白,人不仅要接受爱,而且要学会回报爱。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吟老诗人踏上了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旅途。一路上,就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奇遇。)

2.根据平时的经验,猜猜乌丢丢会有什么奇遇?(读书可以先读封面,并且根据封面发挥想象,这样读起书来才会一惊一乍,亦喜亦悲。)

三、读目录

1.读目录,看看我们究竟猜对了几分。

2.你觉得这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小结,板书:扑朔迷离)

3.过渡:乌丢丢和吟老先生相偕相伴去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曾经,他遇到过一只蝴蝶,也就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四、读片段

(一)读第八章《逆风的蝶》

1.(同学们,文字总是有声音,有温度,有感情的。所以我们读书还要把心溶入到文字中,静静地想一想,读完文章后,你想说些什么。)

2.反馈交流读书体会。

3.风中的蝴蝶带给我们坚强与自信,诺言与约定,关爱与感动,幸福与凄美。这些情感在我们心中交织、交织,最终化成了一个字“爱”,所以说,这又是一本爱的诠释的书,它把爱深深地扎根于我们心中。(板书:爱的诠释)

听,金波爷爷就是这么说的。(出示金波的话)

过渡:想着彼此的想,爱着彼此的爱,信守一个诺言,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絮絮的微风中,蝴蝶写下了这一首诗。

(二)读十四行诗

1.读诗,提升爱的含义。

2.介绍诗的特点:这部童话每一章前都有十四行诗,叫“十四行诗花环”。全文共有是由十四首十四行诗,他们首尾相连,即每一首诗的第一行恰恰是前一首诗的末尾,而且尾声的那首诗又是前十四首诗的第一行组成。这样,他们就像美丽的花环在装饰着乌丢丢的风景,我们把这种诗和童话的结合,叫做“诗体童话”。(板书:诗体童话)

3.过渡:读着读着,那个弃恩人于不顾的乌丢丢明白了,只要有爱,蝴蝶就无处不在。我们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要把爱奉献。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请看,

(三)读结尾

1.读十四章《回归生命》,后说感受。

2.猜结局

五、布置任务,结束。

1.读书的要求:第一、要虚心地、专一地、诚实地去读;

第二、读书要有思考,要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2.结束:同学们,听故事是一种享受,读故事更是一种乐趣,让童话在我们的心中飞翔,让诗歌在我们的眼中闪烁,快来走进乌丢丢的精神世界吧,因为那里像梦一样美丽,像阳光一样纯洁

 

第三阶段: 《乌丢丢的奇遇》推进课

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2.通过乌丢丢的成长历程感受爱,懂得回报爱。

3.了解人的成长需要不同的经历才能长大。

4.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怎样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

目标234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一起踏上了整本书共读的历程。我们和乌丢丢一起走进了共读的旅程,我们随着乌丢丢一起经历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奇遇事件,鉴证了乌丢丢的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温《乌丢丢的奇遇》。

二、回顾故事内容,谈论探讨主题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时咱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吗?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

1.探讨主题:

(1)乌丢丢是谁?

(2)乌丢丢都有哪些奇遇?

(3)《乌丢丢的奇遇》中有哪些奇遇是最让人难忘的呢?

(4)乌丢丢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2.讨论以上主题

3.共同重温故事中的“逆风的蝶”

过渡:那只为了报恩、为了自己的诺言不惜牺牲了生命的蝴蝶,最后化作风中的一朵白花飘向蔷薇花的故事,也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只蝴蝶为了回报爱不惜一切的蝴蝶吧!

(1)共读“逆风的蝶”

(2)讨论: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

②乌丢丢经过这次经历又懂得了什么?

4.认识最后有了鲜活生命的乌丢丢

过渡:乌丢丢终于向我们所期盼的那样,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感情的鲜活的人。乌丢丢最后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看法?

(1)乌丢丢把自己的脚给了珍儿,你们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这个时候的乌丢丢和开始的小脚丫有什么不一样?

(3)你喜欢最初的小脚丫还是最后结局中的乌丢丢?

5.了解吟痴爷爷在股市中的重要性联系生活

过渡:乌丢丢是幸运的就好而我们一样,在成长中有很多的人陪着我们扶着我们,最后看着我们长大***,就像书中的吟痴爷爷。

(1)你认为吟痴爷爷在书中起到什么作用?

(2)书中的吟痴爷爷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谁?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4)逆风的蝶、蘑菇人……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自己,我们来和书中的人物比照一下看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话?

6.总结整本书

过渡:我们和吟痴爷爷一样帮扶着乌丢丢长大,看到他懂事了我们除了高兴外肯定有许多的话想说。现在就给你们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1)你可以对书中的人物说几句话,也可以谈谈你读了这本书后的看法和想法。

(2)交流自己的读后感言。

 

第四阶段: 全书阅读完,做一次全书的阅读分享

上课前布置学生做全书的阅读分享小报。

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作品。

《乌丢丢的奇遇》阅读分享会

 一、参观作品

 1.学生参观作品

 2.评选做得最棒的20幅作品。发给奖状以及奖励尚学币。

 二、请做得好的同学发表读书感言。

 三、针对以下问题可以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

 

乌丢丢是谁?

人们为什么叫他乌丢丢?

你知道他的哪些事?

最喜欢书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

哪个章节你最喜欢?

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

你觉得从书里读懂的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小结:

《乌丢丢的奇遇》是一部优美的童话故事。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爱,也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第五阶段:做一个爱读书的朗读者

活动内容:办一场《乌丢丢的奇遇》朗读会

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章节读书。

人人参与,可以是个人读,两人读,小组读等。

可以配上音乐朗读。

朗读会准备:

主持人

奖品

邀请家长参加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

(前言-第十五章)读书笔记

L10梁素萍

三种分享:

(1)分享热情

(2)分享困惑

(3)分享关联性

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 

“说来听听”的阅读讨论和闲话家常一样,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更不是专家口中的全面性论述;它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没打算追究出精确的答案,归根结底,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四种表述方式

(1)说给自己听
(2)说给别人听
(3)大家一起来发言
(4)聊出新想法 

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 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是文字的影响更深更广。”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要想帮助孩子或大人把读书心得说得条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 贬抑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将导致他们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或者,他们索性揣摩“师”意说一些他们认为老师想听的话。 
10.“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或好恶。 

[展开全文]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前言-十五章)初读随记

读《前言》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是为常年与儿童、图书打交道的人而写的,特别是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和有心检讨、提升的资深老师。

  我不想就“谈话”天马行空的扯下去,我想探讨的是对有辨识能力、考虑周详并且希望从阅读中得到愉快的读者而言,“讨论”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我相信阅读并不知识浮光掠影的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尽管我将阅读的价值置于闲聊之上,我仍然相信,“说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尽管多数人总在话出口后才明白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但除非我们确实知道如何“说清楚”,否则随口而出的话会让思绪如散弹一样去向不明。

很想记住的一句话: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能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行为,这个行为同时也是完整表达自己的最佳练习。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无论是成人读者,还是儿童读者,教他们口头表达阅读经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不是一向机械的工作,每个人依照步骤操作就能顺利成功。事实上,要想流畅的说出阅读经验,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向已经懂得技巧的人学习,请教资深前辈是尽快上手的最佳途径。

无论读者、一般说话的人还是老师。都得从学徒做起;学到技巧熟练了,就能流畅的表达阅读经验。我唯一能做的是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归纳前人的经验,接下来就靠个人了。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能反复练习。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是进步的最佳方法。

20世纪80年代,我和一些老师一起研究如何指导儿童阅读,我们发现了“讨论”对阅读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经整理后,就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的主要方向。请注意,我说的是“方向”,不是“方法”,不是“系统”,更不是一项“工作计划”。事实上,这只是老师根据自身性格与学生需求提出特定问题的一种方式。

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给孩子一个精心设计、陈列大量读物的阅读环境,所有读物都经过精心挑选,固定为他们讲故事,并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他们彼此闲聊、与老师讨论阅读心得予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也就是说,能有板有眼的将阅读经验诉诸口语,与人分享。

  我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强调,阅读环境对阅读愿意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你兴致勃勃的应用本书的讨论课程,却觉得束手束脚,那就有必要先检讨学生和老师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

读第一章《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新发现:

又一次出现“阅读循环”的图表:它串联了阅读行为中的每一个环节:

1.这个阅读循环是一种有提示性的辅助工具。

阅读开始于选择一本书;

讨论也是选定一个话题,然后才可以天马行空。

2.“阅读”:引用双引号强调“阅读”这个行为,一凸显它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由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我认为教授阅读的教师们有责任帮助儿童参与这出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作评论、解释与专题研讨)。

3.“正式讨论”与“读后闲聊”原本并未被纳入阅读循环,我们原本也并不认为这两种行为在循环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经过多年来的深入观察,我们理解到,这幅图过于简化。事实上,如果按照我们当时的想法,阅读世界只是一个平面的一位一维空间。

究竟什么才能让井底蛙型读者改头换面、深入阅读、与书交心?该怎么做才能开启封闭的心灵,让陷入死胡同的单项思维起死回生,走向丰富多元的文学世界?

1.回想当年,我们都曾经被自己喜欢、尊敬的大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2.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3.何不试着与一群有相同理念的同时讨论以上问题,看看“你们的经验”和“我们的经验”是否有共同之处。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讨论,更不是每个人的讨论都能进行的顺利,产生火花。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讨论有效果?

1.我们开始留意人们闲聊的读书心得。

从阅读理论和读者反映的角色来看,研究越深入,我们越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一位最成熟的读者,还是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儿童,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你能想象任何儿童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人对他能看哪些书、该看那些书发表意见吗?)

2.阅读存在于对所读图书的讨论中;

“除非我们把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萨拉

3.“三种分享”:

我企图在讨论的过程中定位“阅读”,虽然这或许是一种不尽正确且很有争议的做法。不过萨拉确实一语道出了我们的理念。

如果你无意中听见别人闲聊读后心得,虽然你也许无法从中找到合乎逻辑的讨论,但如果对这些“闲扯”加以分析,其实可以分出三大类别,我称之为“三种分享”。

读第二章《三种分享》

新发现:

分享热情:

1.朋友间对一本书展开讨论,经常是因为希望别人也能分享自己对读书的狂热。一般读者不会以学术评论的口吻做内容摘要,他们更倾向于描述故事情节,并且谈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这些个人好恶可能是情节、主角性格、背景设定,也可能是整个故事的表现手法。

2.这些交换心得的朋友们,分享狂热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一份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而同被一本书所吸引,为情节所迷醉,欲罢不能;

2)一份强烈的厌恶,对故事的安排不满,甚至因此而不想读完,这份情绪也会互相感染。

3.意见不同更容易激起讨论的火花。

4.“意义”是如何通过沟通而建立的。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歌德】

5.通过朋友间对彼此困惑之处的讨论与解释,在特定时空中有共同阅读经验的读书团体就建立对文本的认识(或者说建立一种表述的默契)。

6.之所以强调“特定时空中的读书团体”,是因为不同团体对同一本书的认知有所不同,甚至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重新讨论同一本书所得的结论都不会相同。文本的意义无法拍板敲定,它会随着读者当时的生活情境与需要而有所变化。

7.如果一个词语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试想一本书由数以万计词语刻意推敲而成的书能演绎出多少解读版本?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不同读者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演绎出的解读版本当然会有所不同。

8.弗兰克.克默德一语中的:“没有所谓放诸四海皆准的通用阅读版本。”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文本也可能有多种解读。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

1.通过发现书中各类元素的关联性,我们便可以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2.人类多半不能容忍混沌、困惑和没有意义的情境。我们总在不自觉地寻找关联性,寻找不同事物间的互动模式,并借此机会架构出我们能够理解的意义。就算找不出什么特定模式,我们多半也会从现有素材中自行建立模式作为依循基础。面对是如此,面对阅读也是这样;只有确认书上字句的建构模式,我们才能“读“之有物。学习阅读我们并不只是单纯的了解字面的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3.并非所有的模式都只能在文本中获取,有些文本之外的模式也能为读者所用。文本中和文本外的模式对阅读讨论和界定意义都相当重要。

4.评论家称从文本中获取的脉络为文本世界。文本世界的建立有赖于读者运用个人熟悉的语言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全书,包括语言、人物架构和情节铺陈。也就是说,身为读者,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应用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作品的意义与所指。当然这些经验也包括阅读,多以借由阅读甲作品的经验来理解乙作品的情形也是有的。读者描述两部作品的一同,或对书中角色的个性品头论足时,可以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5.不论是以生活经验还是阅读经验来探索文本脉络,我们所仰赖的无非是对自己过去生活或曾经阅读过的作品的回忆。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既然是闲话读书心得,内容便没有一定的章法,随兴所至,天马行空。事实上,这样的谈话可以说是被一股必须一吐为快的情绪牵引,也许是想抒发读后的心满意足或不以为然;也许是想整理出新的想法;也许是想借题发挥,一吐胸中烦闷,将不愉快抛到脑后。

6.文学讨论是一种思维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作者发布了精心制作的信息密码,读者就以自得其乐的方式解说个中奥妙。

读第三章《四种表述方式》

1.阅读讨论不仅仅是两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单刀直入的沟通。它的运作融入了多种动机和功能,是一种更复杂、沟通层面更深的活动。

2.有关“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它的实际运用,早有专门论述。其中戈登.韦尔斯说到了重点:

对儿童帮助最大的谈话模式应该是一对一式的交谈,并且,与之对谈的成人提出的话题,都应该是儿童有兴趣并愿意多接触的,比如他们手头正在做的事、刚完成的作业或正要去落实的计划,或者大人、小孩能够共同参与的活动。最后一点很重要,当大人小孩参与某项活动时,他们极可能同为某些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当时情境的认知不至于南辕北辙。这意味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可以降低到最低,同时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彼此理解。

本书正是希望通过以这种谈话模式为本,扩大一对一、儿童与大人的组合,也就是一位行有余力的大人搭配一组对某一特定文本有共同兴趣的儿童读者。因为“说来听听”阅读讨论的小组成员彼此独立又相互扶持,每一个人都必须仔细倾听别人发言,同时也要花心思理解别人心目中文本样貌。如果只把发表意见看做口头表达个人观点,那么岂不成了一种秘密的、与自己交谈的过程?而一旦诉诸口语、传达信息,就免不了和别人产生互动。所以,谈话又是公开化的活动。由此可见,讨论实在是既秘密又公开,既和自己交流也和别人互动的一项活动。当然这样的分析难免有学术之嫌,甚至不太自然。在日常的讨论中,我们当然不会记挂什么“秘密”“公开”的问题,但是这些盘根错节的动机与影响互相纠葛,进而刺激我们“说”“听”的能力与愿望。对于那些打算帮助儿童进行讨论的老师们,理解上述动机与影响将有助于教学。

说给自己听:

1.说给自己听源于倾听自己内在的想法。正如那句老话:“除非话从口出,否则我们并不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

2.谈话其实是思考过程的一部分。想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心中所想,不妨试试能否畅所欲言。

3.畅所欲言得有基本听众。然而,一旦有了听众参与,“我口”并不一定全然忠于“我心”,这种微妙的互动使人深思。“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清自己的意图。这件事单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说给别人听:

1.借说话理清自己的思绪也好,与别人沟通想法也好(或者两者兼有),把一个念头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必须解读个中含义。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2.摘录戈登韦尔斯对“我”的指教:

首先在自我陈述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听众和陈述者的想法必然统一,事实上,背道而驰,各有所思的情形很常见。听众不过是解读他“收听到”的信息,但是解读无法脱离下面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听众对讨论主题的认知和态度;

二、个人对形式的评估。

作为特定团体中的一员,在聆听发言时,必然会评估发言内容对讨论主题是与否有一定的贡献。当然更免不了观察发言者的神态和肢体语言,进而设想发言者究竟为什么这么说。

三、发言者和听众间语言的桥梁是否搭上线也有程度上的差别。

在上述可能因素的影响下,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理念和别人的理解认知很难有完美无缺的契合。

3、作者的改写:

“说给别人听”的私人动机不外乎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发言内容诠释,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之所欲。其公共效能在于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这是集思广益的基础。

大家一起来发言:

1、“大家一起来发言”的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单打独斗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

2、其公共效能在于,这种集思广益的行为的确将我们对一本书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到单兵作业时无法达到的境地。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发掘文本的意义。

聊出新想法:

1.加入读书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参与的动机,因为“大家一起来发言”不仅能汇集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成就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讨论本身通常也能荡出新的火花,深化我们对文本的认知;而这份认知在未经讨论之前,大家通常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这是一种征服未知领域的震撼,一种真想大白的体验。因为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得以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反复阅读,赋予文本新的诠释,可以从中获得“知性的喜悦”,享受那种发掘出文本秘密的成就感。

3.这样的经验很有正面的意义,其功用效能在于,使人们了解到阅读文学的社交重要性。这些读书团队的成员亲身体验到,这样的阅读模式不仅仅给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更是(重新)塑造个人与群体生活的方法之一。

读第四章《儿童也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也是天生的评论家

1.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说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儿童具有评论的天赋,而且自成一格。不管是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对儿童而言都是出于直觉的行为。私下里,儿童们总对自己的意见和感觉轻描淡写,他们感兴趣的反而是朋友们的观感。每当聊起书、电影、电视、运动,只要是消磨时间的活动,他们就很起劲儿;他们分享信息,聊到兴头上,挑剔程度可不逊于成人鉴赏家。

2.如果对一个主题有浓厚兴趣,表达能力也足够,孩子们从小就会表现出评论的架势(甚至在5岁入学前就有这个本领)。至于同组成员中对此不以为然者,我想他们多半是因为自己不愉快的经验而对文学评论产生了偏颇的看法。

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文学评论的?评论家究竟在做什么?这些工作儿童也能胜任,或者可以学来吗?

1.文学专用词典中对文学评论的解释:

文学评论的艺术在于比较和分析,在于演绎诠释并因此使文学的影响更更深广。

2.用最平易的方法来说:

文学评论和文本的意义有绝对的关联,它无非就是把文本合理化,众里寻它(意义)寻找了却未必要照单全收,你大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演绎是评论的一环,同时也是确定文本意义的一种思考方式,检验一个文本如何通过语、叙事手法、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运用将意义架构起来。

3.它同时也是读者和文本间的相互影响。关于评论,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就是,评论谈的是自我的体验。“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的阅读感触。”正因为评论过程和读者自己的阅读经验息息相关,对儿童和评论有兴趣的大人可以从读者反映论切入研究。

究竟一个评论者该做些什么?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如下: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酝酿出的作品间可能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长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读第五章《儿童就是评论家》

新发现:儿童就是天生的评论家

1.孩子们本来说话就急,而老师们一面要维持秩序,一面想在孩子们滔滔不绝时趁机教诲一番,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与孩子的谈话重点失之交臂。况且,大部分精彩的讨论总发生在课堂之外,老师多半还没有耳福听到。

2.关于玩笑,顺便说一句,我发现,依照本书观点,阅读讨论中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这些笑料有时往往出人意料的将我们带入问题的核心,别低估了笑话的作用。

3.在听过很多的这样的评论,并试着帮助儿童探究这些意见后,我认为,孩子多半会想了解自己的洞擦力,并期望老师能让他们有能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掘自我表达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然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

1.不管他的能力范围在哪里,只要有外在条件配合,他还是有机会发挥出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这个外在条件:

1)首先是选对书;

2)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伙伴,这个人能引导他发言,帮助他集中注意力,让他学着读,也学着评论。

2.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评论能力。老师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们善用这份能力。

初学者的经验谈:

想一想,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她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她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能够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她有没有什么地方错失了引导学生的机会?

  结论:我们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证明孩子们有能力做到奥登对评论家的期望,现在说明如下:

1.孩子们无疑会互相推荐新作者,只观察过一群广泛接触各种图书的孩子的反应,就知道这话不假。孩子们甚至也会向大人推荐作者。

2.我们同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曾经见识过,有些孩子能让其他人承认自己原来低估了某部作品。

3.原本我们并不确定孩子们能否指出不同时代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常这种分析总是由成人代劳,成人毕竟懂得多。但这真的是因为孩子们能力有限吗?还是大人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让他们试试看?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讨的问题。

4.孩子们提出阅读报告,有助于加深自己和大人对书的理解。

5、为什么总是大人们告诉孩子们关于创作的种种?没有理由孩子们不能试着对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回到老师们该做些什么的问题上:老师该怎样提问?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实践不同的写作经验?

6.孩子们在讨论一个故事情节时常常会话锋一转,谈到一些相关主题,比如金钱、家庭生活、科技信息、道德伦理问题等。

的确有一些老师利用文学作品来处理现实的问题,小孩子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

1)虽说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事件可以当做讨论重点,但更重要的是看他语言的运用。文学是被创造出来的,苏珊妮格兰曾经说过,文学是从虚拟过往中创造出来的生命幻想。而玛格丽特米克也提醒我们,教科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为老师们提供一套指导计划。法国评论家罗兰巴特一语道破,那些“只在乎故事内容、主题”的老师们往往忽略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小说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只有语言纵横全场唱大戏。”

2)这就是我们最希望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一场热情的语言大探险。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探索文学是什么;从思考自己和别人来探索文学的本质。

3)文学是语言学的结构产物。而阅读也可以看做一种语言的结构产物:那是我们和自己的对话,告诉自己读了些什么。

  从奥登列出的六大条件来判断,我们可以认定,孩子们有能力当书评家,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的世

[展开全文]

读书摘录:

1.阅读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至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2.能够将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行为,这一行为同时也是完整的表达己见的最佳演练。也就是说,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语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学习没有快捷方式,只有反复练习。从自己开始学习当一名读者和说话者,这是进步的最佳法门。

4.阅读并非只是对字句的生吞活剥,它更像一出有一幕幕互相关联的场景组成的戏剧表演。老师的任务就是知道孩子参与阅读大戏:帮助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剧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积极地接受文本并予以响应),甚至剧评(对文本做评论、解释与专题讨论)

5.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聊起曾经读过的书、曾经有过的感受时,阅读经验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了。

6.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对一位成熟的读者,还是对一个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7.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我们也发掘出这段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8.因阅读而开启记忆的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和阅读之乐的源泉。在交换读书心得的闲聊中,话题往往集中在某本书唤起的对过往的回忆。

9.文学的讨论是一种思绪分享的方式。阅读讨论就是表达被文本激发的想法和热情。阅读讨论不仅仅是两个人针对某个观点单刀直入地沟通。它的运作融入了多种动机和功能,是一项更复杂、沟通层面更深的活动。

10.将想法“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也在开始思考,原本只是自己的想法,因此转化成同组成员的共有财富。私人动机不外乎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发言内容的诠释,进一步了解自己心之所欲。其公共效能在于通过充分表达,每个人的思考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11.评论不外乎是以读者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想外拓展,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陈述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阅读的感触。

12.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得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

13.、原本只有自己知道的阅读心得,一经小组成员的分享,便延展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讨论,一个属于大家的文本便产生了。

14.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必须确定读者能时刻回归文本,并且所言切题。这样读者才能在谈话中找到自己迈向理解之路的线索。

15.孩子们可以集中精力参与较长时间的讨论,当然前提是必须选对了书,并且老师要有纯熟的主持技巧。

16.每一次阅读都得仰赖先前的阅读经验。一个优秀的老师要有本事让孩子们对他选定的读物产生期待。

17.阅读讨论开始前和结束后都是读书的最好时机。有时候重读会引发更多正式与非正式的讨论。

读书思考:

“说来听听”问题架构“说来听听”不是机械的教学计划,目的不是给孩子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要求他们逐条作答,但是列下一些问题能够帮助孩子思考、阅读及交流。

基本问题:“喜欢”与“不喜欢”哪部分,仍然是对了解文本有直接帮助的基本问题。

1.这本书里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

2.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4.你注意到模式了吗?情节有没有什么关联性?

概括性问题:有些概括性的问题是适用于各种文本的。

1.当你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甚至还未展读之前,你认为它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曾经读过这样类型的书吗?

3.你以前读过这本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继续提问。)这次再读觉有什么不同感想?

4.当你在阅读的时候,或者当你回想这本书的情节时,有没有一些字、词或文字语法是你喜欢或不喜欢的?

5.如果作者请教你这本书有什么需要改善,你会怎么说?

6.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

7.在阅读的当时,你能够在想象中“看见”故事的进行吗?

8.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多少支线情节?

9.这本书没花你多少时间就读完?或者你读得挺慢?你是一口气读完它还是分几次读完?10.你会怎么跟朋友谈论这本书?

11.在听过所有组员对这本书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之后,有没有什么人的发言内容,出人意料?

12.在你自己花心思想过,也听了别人的意见之后,对你而言,这本书最重要之处是什么?

13.有没有人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在哪儿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吗?

特定问题:

1.你觉得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得花多少时间?

2.故事里有没有什么情节实际发展需要很长时间,书里却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有没有正好相反的,只是弹指间的事,却用了很多篇幅来描述?

3.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

4.你觉得哪一个角色最有意思?

5.有没有那种书里明明没提到,但少了他故事就没法展开的人?

6.是谁在说故事?谁是叙事者?我们知道吗?从何得知?

7.这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吗?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吗?这个第三者是书里某个角色,还是故事以外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8.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你从谁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

9.你只通过其中一个角色来看故事吗?或者有时候也会从其他角色的角度来看故事?

10.我们真的能确定书中角色的想法吗?有人告诉过我们这些角色的心情吗?或者我们都是从角色的外在行为和表现来体会一个故事的全貌?我们观其行,听其言,却永远不会知道这些书中人物的想法和感觉?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课程特色

文档(4)
图文(3)
作业(3)

学员动态

L4郑志强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7刘良君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11马恒英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2廖文英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
L6银柳萍 的作业"单元作业:《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已被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