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0人评价)
“阅读教学”模块
价格 免费
该课程属于 课堂进阶•2015昆山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第三小组《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青蛙心情的变化,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浅显易懂,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理清了这篇课文的行文思路是:青蛙为什么要看海,怎样看到海以及结果怎样;其实这篇课文还暗含了一条隐形的线索既青蛙心情的变化,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通过了解青蛙看海的经过,回顾青蛙的心路历程,从而明白“我们只要认准目标,不怕困难,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青蛙登山之难和不放弃的精神,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华。

教学环节:

一、复习词语:

青蛙   湖边   看看大海

苍鹰   善于   展翅飞翔

松鼠   台阶   一级一级

(1)指名每人读一行

(2)指名学生根据这些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1.这三组词语的编排具有目的性,通过复习词语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精读课文,体会青蛙情感的变化。

(一)常住湖边,渴望大海

    播放音乐出示大海图片,联系一上学习过的小诗《大海睡了》来感受大海的美丽,激起学生看海的欲望。从而体会小青蛙想看海的迫切心情。让学生圈画出关键字词“长期”、“湖边”、“很想”,体会情感之后再朗读。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真切的感受,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如果自己是小青蛙,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情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再回归文本,通过圈画关键词,来实现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后通过赏读来充分地体会渴望之情)

(二)苍鹰指路,体会小青蛙的失望之情

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采用简笔画、青蛙图片、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再现课文情境,给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出青蛙和苍鹰的对话指导学生在朗读、评价、感悟中批文入境。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旨在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对比来感受看海的困难,具体对比:一是山的高和青蛙渺小,二是青蛙和苍鹰之间能力悬殊。进而运用分角色读、带动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来深刻感受这两种对比,从而体会登山的艰难。在指导学生朗读青蛙的话时,运用有效恰当的评价鼓舞学生的朗读热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松鼠引登,重拾希望。

  学生分角色朗读演绎青蛙和松鼠的登山过程。找出关键词“一级一级”,“累了”,“渴了”再让学生想象说一说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采访学生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放弃吗?为什么?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想象来读好这句话,读出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分角色练读、演读,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使他们自由地倾吐创意的想法激情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幸福地体验心灵的快乐。)

 

(四) 看到大海,感受成功的喜悦

1、展示美丽的大海,指名学生朗读第十二自然段:“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提问学生小青蛙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点出喜悦之情。

2、想象说话: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小青蛙会对小松鼠说什么?依据前文的铺垫学生能够点到本文主旨:只要认准目标,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设计意图】:这里我们突破教材的局限设计了说话练习。这样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教材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

 

 

 

[展开全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富有寓意的童话故事,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形象生动,如亲临其境,充分深入角色内心世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加强理解。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设计意图】第一学段学生识字教学应以音、形教学为重点,因此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通过组词理解,丰富学生词汇的积累。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设计意图】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二、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在认读课题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青蛙看海》课题的质疑,引出三个问题:

1、青蛙为什么要看海?

2、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

3、青蛙看到大海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乃是一种自主精神,一种怀疑心态,一种探索意识。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角色迁移,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解决问题一,小青蛙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

(1)小青蛙生活在湖边,它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2、那么,“登山看海”对于小青蛙来难不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难”。然后抓住“难”字问学生“难在哪里?课文的哪句话能体现登山难?”学生找得都很准,一句是“天哪,这么高的山!”另一句是“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地去呢?”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山的高,通过简笔画画一座山,让同学描绘一下山的高。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直穿云霄、高耸入云”等等。紧接着让学生表演“吸了口凉气”的动作,体会山的高,最后再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山之高。

【设计意图】简笔画的板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文中的小青蛙,会不由自主的吸口凉气,情不自禁地喊出来,理解、诵读一步到位。

3、认读第三自然段苍鹰的话,使学生明白要看到大海,就必须登上这座高山。

4、师生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读课文,在教师的参与引导下,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学相长。

5、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后的心情,引出新朋友:松鼠。让学生默读4~11自然段,分别画出松鼠和青蛙所说的话。在交流过程中指名学生逐句读松鼠说的话:“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让学生结合标点符号的变化在读中体悟松鼠的热情、乐于助人。

指名学生逐句读小青蛙说的话:

“是啊,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有什么难的!”

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标点符号体悟小青蛙由没信心到有信心的心理变化过程。

6、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设计意图】分别画出松鼠、青蛙说的话,培养学生默读思考的能力,从而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通过针对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课件用不同的字体把整个对话过程完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目了然,方便分角色朗读。

7、通过创设情境,请学生表演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思考小青蛙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拓展训练:小青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放弃了吗?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青蛙?

【设计意图】生动的情境能迅速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内容中去,这里创设了教师与全班学生人人都能参与的情境,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训练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小青蛙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8、引读最后一段,山顶贴上小青蛙和松鼠的图片。

9、全班通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学习生字“苍”、“登”、“善”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1、认识“登字头”,书写时长撇长捺要舒展。

2、猜谜语认识“善”:小羊腰里有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书写时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苍”中间的“人”写得要舒展。

 

 

 

 

 

[展开全文]